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5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著作权
【答案】著作权(copyright ),即版权,是指公民、法人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自己的科学或文学、艺术等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著作权的特征包括:②内容的双重性,指由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能依法同时产生财产权和人身权两个方面的权利。②具体化的专有性。物权的专有性是针对具体对象的,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针对抽象对象的,但是,著作权的专有性与物权的专有性类似,也只能针对具体对象,不能针对抽象对象。③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指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 危机传播
【答案】危机传播,是指企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旨在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危机传播要把握3T 原则,它由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主要强调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第一,TellYouOwnTale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强调组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第二,TellItFast (尽快提供情况),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应该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 第三,Tell 工tAll (提供全部情况),强调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3. 答辩
【答案】答辩,是指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的相对人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提出的公开说明或异议。更正是新闻单位的作为,答辩是作品相对人的作为。对不利于本人的指责必须给他有申述意见的机会,这是现代社会公正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4. 合理使用
【答案】合理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合理使用的原则包括:
(1)合理使用必须由法律规定。
(2)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己经发表的。
(3)合理使用必须出于正当目的,主要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和出于信息传播、教育、科学等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并非以营利为目的。
(4)合理使用必须说明作品的名称、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
(5)合理使用不得损害作者的其他权益,如不得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等。
5. 法
【答案】法是由国家创制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体系。法体现了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