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方工业大学会计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重要性原则
【答案】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从性质方面来讲,只要该信息或其反映的经济活动可能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不论其金额多少,都应该进行反映:从量的方面来看,—般认为某个项目的金额达到—定规模时,就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该加以反映。
2. 账簿
【答案】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分类、系统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由—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通过登记账簿,对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全面、系统地提供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信息,从而为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检查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可靠依据。账簿所提供的既总括又明细的核算资料,对沟通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账簿按用途分类,—般可分为序时账簿(或日记账)、分类账簿和各查账簿三种。
3. 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
【答案】(1)合并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简称,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由企业集团中的控股公司(母公司)于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分部报告即财务分部报告,是指对一些在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都有业务的企业,按其经营业务的不同性质或经营业务的地理范围分别编制、报出的财务报告。其中所按经营业务不同性质编制的分部报告一般被称为业务分部报告,而按经营业务的地理范围编报的分部报告被称为地区分部报告。
(3)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①种类不同。合并报表包括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分部报告可分为业务分布报告、地区分布报告。②两者在财务报告中的地位不同。合并报表属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内容,而分布报告是属于报表附注中的一项内容。③两者的应用前提不同,合并报表必须是存在母、子公司的前提下才出
现的,而分部报告只要企业的业务种类或者地区范围比较大就可以进行,不受母子公司存在的影响。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劳务收入? 如何确认?
【答案】(1)劳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劳务作业而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取得的收入、商业企业提供代购代销劳务取得的收入、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等。
(2)劳务收入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估计,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
①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b.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d. 交易中己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如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用公式表示如下:
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年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己确认的收入
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年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己确认的费用
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则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已经收同或预计将要收回的款项对己或预计将要收回的款项对己经发生劳务成本的补偿程度,分别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a.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b. 如果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应当按照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c. 如果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应当将己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5. 什么是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如何确认?
【答案】(1)企业的有些交易活动,并不转移资产的所有权,而只是让渡资产的使用权,由此取得的收入,即为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①利息收入,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对外贷款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同业之间发生往来形成的利息收入等。
②使用费收入,主要是指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专营权、软件、版权)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2)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①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如果企业估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就不应确认收入。
②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指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如果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金额不能够合理地估计,则不应确认收入。
6. 什么是存货? 存货有哪些特征? 试以你所了解的某个企业为例,具体说明哪些内容构成该企业的存货。
【答案】(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准备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2)存货的特点有:
①企业的存货属于有形资产,具有物质实体。
②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强。
③存货本身属于—种非货币性资产,因而,存货在未来销售时所能取得的现金数额受未来的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带有—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存货具有实效性和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所以应该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④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在于准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予以出售(如商品等),或者将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制成产成品后再予以出售(如原材料等,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等)。
(3)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其存货有:钢材、木材和水泥等原材料; 各种土地、房屋等开发产品(即在建工程); 开发完成的土地、房屋(产成品); 低值易耗品和其他用品等开发用品类存货等等。
7. 如何摊销应付债券的溢价和折价?
【答案】对债券溢价和折价的摊销应采用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以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
,求得该期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与实际支付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亦称摊余成本)
利息的差额,即为该期溢、折价的摊销额。用公式表示为:
溢价摊销额=应付利息-当期利息费用
折价摊销额=当期利息费用-应付利息
当期利息费用=债券该期期初账面价值×市场利率
(1)溢价发行债券的溢价摊销
将债券的溢价金额理解为发行企业先收回债券持有人未来多得的利息,然后再按高于市场利率的债券票面利率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因此,在确认利息时,企业就应该将发行债券时的溢价部分分期抵销按票面利率支付的利息费用,即债券的溢价部分应逐期从利息费用中扣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