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妇女心理学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基于当代人类学、社会学、生理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性别角度来研究妇女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性质。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相当的学术研究成果,但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妇女心理学的发展水平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因而,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妇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分析其研究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使我国妇女心理学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全面了解西方妇女心理学的发展轨迹,较为准确地把握其最新的研究动向。通过比较与借鉴,为我国妇女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些素材和研究思路,进而推动我国妇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健全心理学及妇女学的学科体系,也为我国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促进女性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此外,本文也简要地论述了我国妇女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供国内学者进一步参考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妇女心理学正式诞生之前的早期发展历程,阐明了影响当时妇女心理研究的两大思想渊源,指出了当时妇女心理研究的主要论调;其次,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作为妇女心理学的独立发展时期,论述了它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前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 学科发展的角度阐明了妇女心理学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并对其近年来研究组织、机构、队伍的发展及主要成果做了简要的介绍。 (2)从五个方面对妇女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做了扼要的论述,分别是:生理─心理现象的研究,即探讨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纵向发展的研究,即以女性一生发展为线索,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女性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研究现状;跨年龄段的研究,则不以年龄阶段为划分标准,而是归纳了各年龄段的女性所具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性别差异、成就动机与性角色刻板化三方面的研究内容;心理健康的研究,介绍了目前心理治疗领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新近发展,包括对疾病原因的最新探讨与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重要变化;“少数民族”妇女心理研究,主要针对目前西方妇女心理学中出现的“白人中产阶级妇女中心”的现象,对西方国家中少数民族妇女心理的研究做了概述。 (3)从宏观的学科整体与微观的学科内部两个角度预测了妇女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妇女心理学必将以其独特的学术地位与贡献不断蓬勃发展,并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其次,妇女心理学将全面结合女性主义的研究路线,并沿着女性主义所开辟的道路不断发展。就其学科内部的具体发展来看,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妇女心理学将与社会心理学产生更多的交叉,跨文化研究是其今后发展的一大方向,性差研究仍将是重要的论题以及应用研究的增长趋势。 (4)论述了我国妇女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差及研究与实践相脱离。 通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本文认为妇女心理学既有理论学科的特征,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研究结论将广泛的运用于社会的各种机构与组织之中,以切实促进妇女的健康发展。因而,妇女心理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批判性的、实践性的研究领域,随着社会的 进步与性别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随着女性视角成熟与研究方法的改进,妇女心理学必将展现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