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运用发展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谈如何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并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答案】(1)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成年早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这一时期的个体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包括生理、心理发展,性格、生活方式的稳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②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并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③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④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⑤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2)运用咨询心理学的知识,解读成年早期青年的心理信号,以达到对他们的共感理解 ①应站在成年早期青年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来访者考虑,不让他们认为教育者是父母的“共谋者”、“发言人”或“代理人”。
②对自我比较强的成年早期青年可以给予积极正面的启发和引导。
③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理论,以正确判定成年早期青年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时现象还是不适应症候,以确定心理咨询的方针。
2. 成年中期智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谈谈智慧与智力的区别。
【答案】(1)成年中期智力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②智力的性质上,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2)智慧与智力的区别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人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一般认为,智力是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人的智慧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如理想、意志、情操、兴趣等等)以及行为实践活动。智慧除了包括智力外,还包括一种健全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信仰、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想
和观念等。因此,智力与智慧并不绝对成正比例。
②智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验工具来测验确定,智慧则很难用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个体的智力水平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评定,最常用的测验工具有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等。
③二者的发展规律不同。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趋于稳定,到了老年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减退;但是人的智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更具有智慧。
3. 简述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
【答案】少年期一般指13岁左右,大概是初中阶段。表现出的一般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1)少年期心理发展存在着矛盾性。具体表现为: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服从权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内心闭锁但又表现出愿意结交朋友,了解外界的开放性;表面上表现出勇敢,但某些场合又表现出怯懦;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等等。
(2)思维品质存在着矛盾发展。初中生在思维发展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成分还起作用。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现性依然存在;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3)少年期个性存在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平衡性和极端性或偏执性;自我意识高涨,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反抗心理严重,比如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易片面看待问题。
(4)情绪表现出矛盾的特点。具体表现出两面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内向性与表现有时像“疾风暴雨”
表现性共存,有时会故意隐蔽自己的某些情绪。
4. 简述发展心理学的聚合交叉研究设计。
【答案】聚合交叉设计是将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设计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设计,取长补短,保留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如比较1995年6岁、7岁、8岁和9岁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然后,在1996年再次测量他们语言能力的变化。同样,在1997年重复以往的实验。也就是将横断和纵向设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种聚合交叉式设计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
5. 什么是测验的信度?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其实质是对测验控制误差的能力、对测验的结果准确、可靠地传达真值信息能力的量度。理论上定义为对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的比率,即式中,代表测量的信度,代表真分数的变异数,代表实得分数的变异数(总变异数)。常用的信度的估计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分半信度。不同信度系数的估计方法以不同的假设和前提条件为基础,不能仅以数值来比较其信度的高低。
(2)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①受试者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做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
②主试者方面。就施测者而言,若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被试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③施测情景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④测验工具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题目太难或太容易等都会而影响信度。
⑤施测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副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也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
6.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答案】(1)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有以下三种
①成瘾行为
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成瘾现象主要有吸烟和饮酒成瘾、游戏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等。
②内部失调
内部失调指的是由青春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产生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情绪从而导致内部心理问题的产生。
③外部失调
外部失调指的是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致认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
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从青少年早期开始逐级增长,严重的暴力犯罪和财物犯罪在青春期都有所增长,到青少年中、晚期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到了青年早期有所下降,成年早期才有少许下降。
(2)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措施
①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甚大,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