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922音乐学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答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音乐团,该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由萧友梅等知名音乐家进行指导,会员最多时达二百多人,最主要是北大学生,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歌唱等组。贯彻中西兼顾的方针多次公开演出,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还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
2. 群舞
【答案】一般由四人以上表演的多人舞称之为群舞,从表演的性别上分为女子群舞、男子群舞、男女大群舞,从内容构成上分为情节性和抒情性。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也可以说是舞剧中的一个片段,舞剧中的群舞片段通常要服务于舞剧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推进。群舞的特点是动作整齐、风格一致、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工作感染力。
群舞在中国舞蹈中最常见,这类作品除以群舞为基本组成因素外,有时也在群舞中穿插独舞、双人舞,以突显群众中的某个或者几个人物,并从艺术上通过变化、对比增强美感。
3. 迪斯尼
【答案】迪斯尼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斯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传媒娱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我们熟悉的唐老鸭、米老鼠等众多经典的动画形象都诞生于这个公司,当今的迪斯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行业了,已经扩展了迪斯尼手表、迪斯尼饰品、迪斯尼少女装、迪斯尼电了产品等多个产业。由于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迪士尼的动画片长大,所以迪士尼所涉及的各大产业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4. 第四堵墙
【答案】“第四堵墙”是指写实主义舞台剧的观演之间的一道透明的墙,1903年法国的安托万在《布景漫谈》中提出这种戏剧观念,它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到19世界末,借助“第四堵墙”的原理以及照明技术的支持,演出时,观众厅的黑暗和舞台上的明亮形成了强烈对比,演员处于明处,他们看不到暗处的观众,而观众处于暗处,他们看得见明处的演员,这样就仿佛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有着一堵无形的墙,即第四堵墙。
5. 龙套
【答案】戏曲脚色行当。扮演士兵、夫役及群众。龙套总是以整体形态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舞台上出现一堂或两堂龙套,则表现人数众多,甚至千军万与。龙套的队形和行动路线遵循一定的程式。龙套角色都穿各色的龙套衣。
6. 青花
【答案】青花简称青花瓷,属于釉下彩装饰代表品种。景德镇的青花最为著名,烧造出大量青花成品。青花是用一种含钴的颜料绘制在胚体表面,再施一层透明釉,经1300度的高温烧造而出,釉下透出青蓝色颜色,视觉效果清新典雅、明快清丽。元代的景德镇青花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极为繁盛。不同时代的青花具有不同的特点,比较著名的是酣畅淋漓的宣德青花、典雅飘逸的成华青花、结构严谨的雍正青花、朴实自然的民间青花。
二、简答题
7. 简述徐悲鸿的美术教育观。
【答案】徐悲鸿的美术教育观主要有:
(1)坚持写实主义
辛亥革命之后,新美术运动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活跃而兴起,改良中国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中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画学衰敝至极。而若要拯救中国画,则应以复古为更新,即复六朝唐宋之法,以院体画为正法,做到“能专精体物”,状物写实。徐蜚鸿深受康有为画学思想的影响,坚持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
(2)绘画以素描为基础,重视写生
为实现他所坚持的改良中国画的教育观念,徐悲鸿在美术创作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现实主义的绘画道路,认定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要同研究科学以数学为基础一样,研究艺术要以素描为基础,要达到师法造化的目的就要靠写生。
(3)提倡用西方技法改造中国画
这种艺术观是和他一贯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人生观高度契合的。因此,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对中国画进行中西融合的大胆改革,将传统中国绘画的程式抛开,以素描为基础,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极少的传统技法来塑造形象,即用西方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使其作品在精种气质和审美趣味上兼具西方风格与中国民族特色。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中,他的素描教学一度是全国最具权威的,并影响至今。
8.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特点是什么?
【答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特点是追求本色、即刻起兴、自娱自乐、异彩纷呈。
(1)追求本色
①追求本色是指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必须追求风格、韵味的纯正。
②就大的地域而言,不能跳藏族舞跳出蒙古族味来:跳傣族舞不能跳出东北秧歌的“劲儿”。
③就小的范围而论,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舞蹈风格也有差异。
(2)即刻起兴
①民间舞一般是在广场表演,受当时当地环境气氛的影响,舞蹈表演一般是即刻起舞,而不是事先想好编排好的。
②民间舞在表演中越是放松,越是忘却自我,越能舞出各种新颖的动作,越能跳出与众不同的花样。
因此,民间舞表演的热烈、风趣和对生活情调的模仿,在即兴中都可以得到尽情的发挥和表现。
(3)自娱自乐
①民间舞蹈来自民间,是民族心理及文化特征的直接表露。
②民族民间舞蹈从根本上讲,是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③民族民间舞蹈也表达出某种意愿,达到村宅间、部落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④民间舞的舞动、跳跃不是追求“好看”,而是追求“自然”,是自我身心的愉悦。
(4)异彩纷呈
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
②中华民族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是民间舞蹈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 ③从小的方面看,民间舞的动作新颖,素材丰富,节奏变化多样。
9. 《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其制作采取了抬高入选门槛、不搞海选、将评判权交予专业人士投票等与选秀节目不同的做法。您认为这种思路对节目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
【答案】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在2012年暑假可谓是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大街小巷无不在谈论着节目中风格迥异的选手。与当下的其他的选秀类节目相比,中国好声音以“高门槛、不海选、将评定权交给评委”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赚足了受众的眼球。以下将从三方面谈谈其制作理念对节目制作的意义及作用:
首先,高门槛、不海选这一陌生化电视制作理念,对于电视节目的创新起到了一定作用。纵观近些年充斥我国电视荧屏的选秀类节目,普遍存在着单一化、同质化、类型化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以2005年掀起中国选秀热潮的《超级女声》为例,首先树立了草根化、平民化的节目制作理念,通过低门槛,多回合的海选环节为有梦想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多回合的海选累积效应中,对于节目的推广、持续引起受众关注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之后所有选秀节目育目跟风,一窝蜂效仿的状况不得不使得这一制作理念陷入了俗套的境地。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恰好为同类节目的创新引来了一缕清风,使得受众眼前一亮,拓展了受众的审美体验。
其次,将评定权交给评委的这一节目制作理念对于电视节目品牌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电视选秀节目中,选手的去留掌握在大众评审手中,这种做法凸显了受众本位的节目理念,但是民主的背后存在一定隐忧,不少媒体曝光了短信投票的幕后真相,票数造假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