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北大学艺术学院834设计基础(形式表现)[专业硕士]之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的作者是( )。

A. 马可

B. 贺绿汀

C. 冼星海

D. 李焕之

【答案】D

【解析】《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它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诗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集中表现了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2. 陶瓷器取代铜器,逐步成为主要生活日用器皿的朝代是( )。

A. 唐代

B. 宋代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D. 汉代

【答案】C

【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最突出的成就是青瓷烧造技术的提高,并且取代了传统的铜器,成为制作生活用器的主要品种,这是工艺材料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青瓷器物有瓷灯、瓷炉、瓷杯、瓷盘、瓷壶和瓷瓶等。

3. 文艺节目中的音响效果分为三类:客观音响、主观音响、( )。

A. 表现性音响

B. 再现性音响

C. 主客观混合

D. 描绘性音响

【答案】D

【解析】文艺节目中的音响效果包括纪实性音响和非纪实的表现性音响。尤其在广播剧、电视剧中,音响不可或缺,表现力更为丰富,可以分为客观音响、主观音响和描绘性音响三类。

4. 福尔科·施隆多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德国电影的代表。1979年,他将德国著名作家京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 )搬上银幕。影片以一个心理受到严重创伤的不愿长大的孩子奥斯卡的眼睛,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社会的面貌,以鲜明的视觉形象揭示了当时德国的阴暗面和残酷现实,成为“新德国电影”的重要代表作。

A. 《铁皮鼓》

B. 《镜子》

C. 《丧失名誉的乍塔琳娜·布鲁姆》

D. 《维洛尼卡·福斯的欲望》

【答案】A

【解析】福尔科·施隆多夫是七八十年代再掀创作高潮的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他代表作有《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铁皮鼓》等。《铁皮鼓》的情节内容和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隐喻和象征的色彩,影片运用怪诞、夸张、变形的艺术效果,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将纪实、荒诞、讽刺、闹剧等多种风格揉合在一起,以鲜明的视觉形象揭示了当时德国的阴暗面和残酷现实,被认为是一部击中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性电影。

5. 《骑马下海的人》是( )的代表作。

A. 约翰·沁孤

B. 霍普特曼

C. 梅特林克

D. 安德烈耶夫

【答案】A

【解析】《骑马下海的人》是爱尔兰剧作家约翰·沁孤的代表作,表现一位老妇人在家中的男性都在海难中死亡后,仍旧带着女儿平静地面对生活,剧中充满了象征性的神秘力量。

6. 川剧流行于四川、重庆和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代表剧目有( )。

A. 《刘巧儿》

B. 《花为媒》

C. 《杨三姐告状》

D. 《白蛇传》

【答案】D

【解析】川剧又称“川戏”,流行于四川、重庆和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代表性艺术家有康子林、萧楷成、周慕莲、周企何等,代表剧目有《柳荫记》、《白蛇传》、《玉簪记》、《拉郎配》、《鸳鸯谱》等。

7. 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陶制,平底梨形,有五至十个大小不一的音孔,音色淳厚、古朴。

A. 埙

B. 竖笛

C. 葫芦丝

D. 竽

【答案】A

【解析】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8.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艺术起源学说是( )。

A. 实践说

B. 多元说

C. 表现说

D. 劳动说

【答案】D

【解析】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有毕歇尔、希尔恩、马克思德索、普列汉诺夫。正确性体现在:①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 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但是,过分注意劳动与艺术发生的直接关系,也不免有些简单化。

9. 乾隆年间,魏长生是( )著名的旦角演员。

A. 昆山腔

B. 秦腔

C. 梆子腔

D. 皮黄腔

【答案】C

【解析】魏长生是清代梆子腔旦角,他发明的踩跷和梳水头,对戏曲旦脚化妆技术和表演技巧的改进有巨大贡献。

10.( )是傣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形式。

A. 刀朗舞

B. 戛光舞

C. 灯舞

D. 拉泼依

【答案】B

【解析】戛光舞是傣族的生活舞蹈,是傣族舞蹈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它概括了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