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了解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与特征。

【答案】(1)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①中国是世界上近20年来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③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

④在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趋于下降,进口却小断上升; 而动物、园艺、加工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则均呈上升趋势;

⑤国内资源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农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下降。

(2)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征

①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特征

1990年以来,分布结构比较稳定,始终以亚洲国家(地区)以及美国为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亚洲地区,而贸易逆差主要来自北美地区。

②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

a. 出口产品种类

蔬果类、肉类、水产类以及动植物原料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提高,其出口占到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也不断上升。

b. 出口集中程度

出口贸易比重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高,出口规模向少数几类农产品集中的程度加强。

c. 进口

农产品种类由谷物类、糖类、纺织纤维类,转变为油籽类、纺织纤维类、植物油类和水产类。

2. 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1)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二战以后,农业经济学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_战以后,国际国内市场、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都结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种与农业经济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都被纳入了农业经济的研究范围。

3. 如何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

【答案】(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①生产专业化

由农业生产专业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出。

②企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农户和企业其生产要素的组成比例要匹配,要避免或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不足或浪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③经营一体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④服务社会化

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服务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一项或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有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使得农业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4.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来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农业技术。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①渐进性

这要求人们在推进技术进步中,不仅要重视重大技术的进步,更要重视渐进性的技术进步。②系统性

某一项科技的进步,可以向其他领域推广转移和渗透扩散,促进其他产业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出现更加协调和全新的局面。

③外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主要是外生的。

④复杂性

农业技术的复杂性表现为:

a. 由十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以控制、调节,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佳环境。

b. 农业技术进步内容的复杂性。

只有各种科技进步内容的有效化组合,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c. 农业技术结构的复杂性。

只有发挥农业技术的综合效应,才能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d. 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⑤. 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技术体系从生成到应用,再到新技术出现而使其淘汰的时间过程;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3)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

①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技术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农业用具和设施,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比率。

②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a. 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

b. 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

c. 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生物技术、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平。

③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a. 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

b. 可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④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