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二) 12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三) 22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四) 32 2016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现代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研复试题库(五) 43
一、名词解释
1. 出口导向或出口替代
【答案】出口导向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导向战略的目的是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扩大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并缓和国际收支的压力。出口导向战略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原来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 二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 三类是发展深度加工产品和高耐用消费品。出口导向战略肯定了对外贸易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出口导向战略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依赖于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并加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2. 消费需求
【答案】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的,因此又称为消费支出。从构成上看,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两部分。
(1)公共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指非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即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军队、警察等)对各种公共消费品的需求; 二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对公共消费品的需求(主要指用于集体消费的部分)。
(2)个人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消费品和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劳务的需求。在个人消费需求中,小部分是自给性消费,其他绝大部分为商品性消费。商品性消费需求是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社会总供给中包括农民或手工业者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那一部分,相应地在社会消费需求中,也应包括这一部分自给性消费,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在范围和口径上相互协调。
3. 外汇缺口
【答案】外汇缺口是指出口小于进口产生的外汇缺口。外汇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其外部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出日创汇能力的低下以及外汇收入过低导致外汇缺目的产生甚至恶化,而在外汇缺口的冲击下又产生储蓄缺口,储蓄缺口约束经济增长。外汇缺口产生甚至恶化的根源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趋恶化。外汇缺口使有限的外汇小
足以支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等进口,阻碍了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来弥补外汇缺口,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
4. 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所负责任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这种公司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公司形式之一。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1)设立简便。我国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1人以上,50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股东可分期缴纳认缴出资。
(2)不公开发行股票。
(3)多为亲朋熟人间组成的小企业,股东人数不多。
(4)公司机构简单,管理较为灵便。
(5)各国法律多规定其最低资本额。我国对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除外)最低注册资本额规定为人民币3万元。
5. 支柱产业
【答案】支柱产业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占某个国家(地区)经济总量比重较大、对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产业或产业群体。支柱产业随国家的不同及其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异。在相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的支柱产业一般是不同的: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支柱产业更有显著差异。哪些产业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取决于这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资源享赋、经济制度等。从一般意义上讲,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一样,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同样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变过程。显然,支柱产业的演变过程与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紧密相连。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的演变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和技术发展路径,即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支柱产业及相应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既是一个自然演变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6. 自由港
【答案】自由港是指一国(地区)划定的、置于海关辖区以外、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设立自由港的目的在于利用自由港的特殊条件发展过境贸易,获取运费、堆栈费及加工费等。自由港一般必须设在一国或地区的海湾或港口及邻近的地区。自由港的范围可以是港口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整个港口或其邻近地区。在自由港所允许的业务活动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允许对进入自由港的外国商品进行一些有利于销售的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自由港的业务范围进行了扩展,允许引进外资,进口机器设备或零部件、原材料,在区内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产品出口,使贸易型自由港向经营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相比,自由港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比较高,但外商在
自由港必须遵守该国及港区内的法律制度,否则将受到法律查处。
7.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展的必然产物。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个以上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我国从1979年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建省后,又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利用外资,产品大部分出日,其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活动密切相连,发展外向型经济。
(2)特区经济活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调节,不断加强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3)特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如降低或免征某些税,简化客商出入境手续等。
(4)特区有较大经济活动自主权,如建设项目审批、财政和外汇等方面都较内地有较大自主权。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它在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处于前沿阵地的战略地位,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8. 公共产品
【答案】公共产品是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产品。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它们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搭便车问题”意味着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9. 信息市场
【答案】信息市场是指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的场所。大多数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表现为:
(1)交易活动具有多次性。由于信息交易并不是让渡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因此,同一信息商品可以在其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卖。
(2)交换具有间接性。即需求者不一定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获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获得信息。
(3)交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时间的推移和条件变化,其使用价值会失效。信息市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