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4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0406专业基础知识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6

一、简答题

1. 在我国为什么是一批外语教师首先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

【答案】在我国首先是一批外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的原因:

(1)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在初期,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Culturally-loaded Words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着重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关系。

(2)在80年代学术刊物上讨论文化差异的文章为数不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际教学路子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使得人们认识到学习外语必须结合文化。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在专业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授予作了规定。在教材中对于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开始注意,有的课本提供文化知识的材料,有的设文化知识注释一栏。

(3)从80年代中叶开始,在我国几个大学开始设立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这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籍也陆续出版。

2. 了解传播模式对于人们分析跨文化交际有什么帮助?

【答案】研究传播模式对于人们深入了解跨文化交际有重大的意义。

(1)从传播的过程人们可以看出编码和译码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即使在具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也可能出现编码与译码不一致的情况。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自然更可能出现误解。比如美国人表示友好这一讯息时可以说:“We must get to get her soon.”并没有邀请对方吃饭的意思。也就是说,他编码时使用的符号并没有邀请的含义。但是,一个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中国人在译码时却常常会得出邀请的讯息。

(2)Lyle 的传播模式的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无论是传者或是受者都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同时,所有的传播都不能脱离大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人们了解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有很大的启发。人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

3. 许烺光认为,美国社会以横的夫妻关系为主轴,中国社会以纵的父子关系为主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1)不同意,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父子关系为主轴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变化之中。

(2)原因: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唯一的生产资料,由于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在男性家长手中。在家庭中,妻子依赖丈夫,子女依赖父亲。同时,男性嫡子往往是家庭财产继承人,父子关系成为维系家族稳定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产资料,就业机会增加,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女性也成为家庭财富的创造者,经济独立,家庭地位大大提高,男女关系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由此也导致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模式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正处于两种社会关系模式的过渡地带。

4. 中国传统的“五伦”在现代的社会中有什么改变?

【答案】(1)中国传统“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五种人伦关系。在古代,具体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间要有信义讲究信用。

(2)在现代社会,父子关系中,父权受到了削弱,父子的权利平等,父亲没有了控制子女一切事情的权力。君臣关系也随着封建制的消亡不存在,若要演化为上下级关系来说,也发生变化,人人平等,对上司恭敬,逾矩便可,不需上升到忠义程度。夫妇之间也由“妇女出家从夫”变为了夫妇平等。“长幼有序”在古代是种等级观念,侧重点在于年长的人,在现代长幼间无明显的差别,但仍有序,现代社会更关心长辈,“孝”的观念渐渐淡薄。“朋友有信”在现代社会逐渐被颠覆,古代“熟人”是从血缘、地域关系中产生,“熟人”关系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现在的熟人由生人演化而来,熟人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熟人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这种“熟人”关系目的是相互利用,约束熟人间的准则是法律。

一、简答题

1. 你能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Storti 的模式吗?

【答案】Craig Storti 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1)期望对方与自己一样;(2)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3)感到愤怒、恐惧;(4)决定退缩回去。

2. 我们当中有哪些刻板印象是比较典型的?试举例。

【答案】(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它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2)刻板印象的典型

①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②看过驯象的人都知道,驯象人只需要把象用绳拴在竹竿上就可以了,许多人很难理解,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

③市场咨询公司在招聘入户访问的员工时,一般都喜欢选择女性,而不太愿意要男性。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人的心目中,女性一般比较善良,具有亲和力,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时不会对主人造成太大的威胁;而如果换成身强力壮的男性,要求入户访问,则被拒绝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情,增强人们的戒备心理。

3. 在语篇结构方面除了本章所讲的以外你认为英美人与中国人之间还有什么差异?

【答案】(1)思维模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从整体到部分,强调整体定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但英美人则倾向分析思维,从部分到整体,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认识一般从部分开始,从经验入手经过判断推理达到对整体的认识。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带来语言上的遣词造句、语篇布局的大不相同。

(2)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