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
【答案】(1)农业补贴的意义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者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行为。
农业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宏观政策,能保护与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
(2)我国农业补贴的取向
①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 ②支持生态工程建设。
③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④增加农民收入。
⑤研究制定农民社会救助保障制度。
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2.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国际合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国际合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意义:
(1)国际合作可以为了解中国农村卫生状况与问题,向中国各级政府提供建议,为帮助中国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促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国际合作可以为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提高卫生实际工作者的决策、管理能力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以及医学和卫生制度建设做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3. 减轻农民负担有过哪些重要举措?谈谈你从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答案】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不断努力,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从中我也获得了一些体会和启示。具体如下:
(1)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包括:
①制定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②加快五项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加大监督力度。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2)从这些重要举措中,我获得的体会和启示有以下几点:
①面对沉重的农民负担,需要党和国家的热切关注,需要由党和国家牵头,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且尽全力落实到各个地区。
②尽可能的全面考虑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并且还要从多角度来解决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让政策建议符合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
③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要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第一位的目标,必须整体推进改革,配套进行改革,要加强监督检查,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政策。
④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宏观上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同时,要适时放开对农副产品流通,逐步消除长期以来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消除各种隐性负担;要让农民获得与其他产业同等的竞争条件,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
⑤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在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借鉴产业化的做法,积极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将模糊产权明确化,确立农民和集体土地的租佃关系,界定集体资产与社区成员的归属关系,从而使得社区政府除依据集体产权(法人产权)获得应得利益外,无权对其他剩余进行调拨,从而规范农民的负担。
⑥乡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或创办乡镇企业等农村社区经济实体,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负担的经济承受能力。
4. 农村为什么要加强家庭建设?
【答案】农村加强家庭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家庭的发展阶段中,农村婚姻家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离婚与再婚问题、赡养老人问题、女性地位问题和家庭暴力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家庭问题,加强家庭建设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2)之所以要加强家庭建设,是因为加强农村家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
①农村家庭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引起政府部门和农民自身的重视。
②农村家庭建设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加强社会治安,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没有农村家庭建设或者农村家庭建设不成功,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十分不利的。
④农村家庭建设是我国农村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二、论述题
5. 谈一谈你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认识。
【答案】(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确保他们的社会权利的实现。
②社会保障的供给或管理主体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
③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型福利。
④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或对象主要是劳动者或工资收入者,但有时也包括全体公民。
⑤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部分。
⑥社会保障的实施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行的,一般具有强制性,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⑦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和“助推器”。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优抚安置等项目。
(2)社会保险
农村社会保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对因非自愿原因造成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社会劳动者,提供社会性的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养老、医疗以及计划生育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险与城市社会保险不同,主要采用建立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模式。
(3)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一种对生活陷入困境的特定社会成员生存权的基本保障,它是整个社会保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对象的选择性;
②资金来源和给付的单向性;
③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
④救助时限的短期性;
⑤贫困线划定的相对性。
农村社会救助主要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无劳动能力而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以及因各种原因造成收入减少或中断,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提供资金或者各种形式物质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孤寡病残救助、贫困救济制度、大病医疗救助等。
农村社会救助不仅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是我国最早采用的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税收,此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个人也为社会救助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实物捐赠。
6. 比较几种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异同点。
【答案】农村工业化模式是各个地区或地点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区别于其他地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