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CaCu3Ti4O12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关键词:巨介电常数,气氛烧结,阴离子取代,介电弛豫

  摘要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CCTO陶瓷对实验工艺比较敏感,如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气氛等。关于CCTO陶瓷巨介电起源的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有关气氛对该材料的影响的研究却比较少,所以研究烧结气氛对CCTO陶瓷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使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高介电常数材料CaCu3Ti4O12陶瓷,CaCu3Ti4O12-xMg2TiO4(x=0,0.2,0.4,0.6)陶瓷及空气和氧气中烧结的CaCu3-ySryTi(4-x)AlxO12 (x=0,0.04,0.06,0.1;y=0,0.4,0.4,0.4)陶瓷样品和阴离子掺杂的CaCu3Ti4O12-xClx(x=0,0.2,0.4,0.6,1)陶瓷,研究了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对CCTO巨介电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期望改善其介电性能,推动该材料在商业中应用的进程。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系统研究Mg2TiO4掺杂CCTO陶瓷样品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和I-V非线性特性。实验发现:Mg2TiO4掺杂CCTO的综合介电性能得到了优化,在保持较高介电常数的同时(102Hz-105Hz,大于10000),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降低了材料的低频介电损耗(最小值= 0.05),并且压敏电压()被提高到89 V/mm。这可以解释为:Mg2TiO4的掺杂导致了材料的晶粒尺寸减小,总体上绝缘晶界的比重增大,导致晶界肖特基势垒变高。这些结果为优化CCTO材料性能、推进其在电容器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2)通过研究在不同烧结气氛中(空气和氧气)制备的纯CCTO和Sr,Al共掺杂的陶瓷样品,分析了烧结气氛对该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在氧气烧结的介电常数,小于在空中烧结的介电常数,在空气中烧结的样品,介电常数在103-104,在氧气中烧结,介电常数在102-103。氧气中烧结的样品的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空气中的样品相比,高频损耗显著降低(最小值,1MHz,= 0.078)。在氧气中烧结样品均比较致密,与在空气中烧结样品的SEM图比较,所有样品的晶粒更均匀化且尺寸大大减小,平均晶粒尺寸大约为0.5个微米,说明在较高的氧气浓度能抑制晶粒尺寸的异常长大。此外,与纯CCTO相比,Sr、Al的加入使得晶界电阻明显增大,晶界承载电压的能力增强,晶界形成的Schottky势垒提高,样品的击穿电压变大。而在氧气中烧结后,所有样品的击穿电压又在此基础上又都增大至2500 V/mm左右,根据晶粒尺寸效应,这与晶粒尺寸的进一步减小有关。
(3)系统研究了阴离子Cl取代O位后材料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以及I-V非线性特性。发现Cl离子掺杂提高了CaCu3Ti4O12的综合介电性能:在保持较高介电常数的同时,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降低了低频(20Hz-2kHz)和高频(106Hz-107Hz)范围的介电损耗,提高了压敏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