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西方经济学982经济理论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在经济理论中,均衡价格理论被用来作为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说,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上。

如果外汇的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如图所示。

图 汇率的决定

E 点即为由外汇供给曲线F s 与外汇需求曲线F D 所决定的均衡点,R E 即为均衡汇率。

如果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听任汇率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那么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通过外汇供给和需求的自发调节,最终实现均衡的。但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外汇的供求状况使汇率保持在固定的数值上,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办法来实现汇率的均衡。当然,这种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而实现的均衡汇率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2)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①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币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力一向变动。

②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本国的出日会增加,减少从本国的进日,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本币贬值的方向调整。

③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

2.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1)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只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角,只是在推行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而己。

(2)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是站在总供给角度提出来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从而刺激经济。

3. 作图说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答案】总需求曲线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可以由IS-LM 模型推导出来,推导过程如图所示。

图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如图所示,当价格P 的数值为P 1时,此时的LM 曲线LM (P 1)与IS 曲线相交于E 1,将P 1和对应的国民收入y 1标在图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 1。假设P 由P 1下降到P 2。由于P 的下降LM 曲线移动到LM (P 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 2。将P 2和对应的国民收入Y 2标在图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 2。 按照这样的方法,从而可以得出总需求曲线AD 。

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 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4. 假定甲厂商为乙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400美元,乙厂商为甲厂商提供服务应得的报酬为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试问计入GDP 的是否就是这100美元?

【答案】不是。

计入GDP 的应当是700美元(=300+400),因为GDP 计算的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现在甲乙两厂商生产的服务价值总共是7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因此,计入GDP 的应是700美元,至于双方抵消多少,和GDP 计量无关,否则,甲乙两厂商相互销售时计入GDP 的就都只是相互收支抵消后的支付余额了。

5. 请判断以下关于货币供给的论断是否正确? 并解释之。

(1)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这种能力;

(2)银行体系创造货币不仅增加了经济中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中的财富。

【答案】(1)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功能,不过这个“银行体系”指的是广义的银行体系,即所有拥有“吸收存款并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的公司,都算在这个“银行体系”之中,这些公司通过“多倍存贷款”运作创造货币。但是,金融创新使得许多具有货币特性的资产不断出现,这些资产具有货币流动性的特征,被称为准货币,即获得了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创造货币。

(2)尽管银行体系的部分准备金创造了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它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当一个银行贷出自己一部分准备金时,它给了借款人进行交易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但是,借款人也承担了对银行的债务义务,因此,贷款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富有。换言之,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井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

6. 如果经济中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不在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上,市场能否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这种非均衡走向均衡?

【答案】只要生产能随产品市场供求而变动,利率能随货币市场供求而变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非均衡就可以通过调整逐步走向均衡。例如,若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在IS 曲线和LM 曲线之上,则一方面表示这时储蓄大于投资; 另一方面表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在这种非均衡情况出现时,只要市场机制能充分起作用,则储蓄大于投资(即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就会导致生产收缩,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就会导致利率下降,经过多次调整,一定会使收入和利率趋向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二、论述题

7.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宏观调控措施:

1月12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口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