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人物通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答案】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人物通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通讯家族中,人物通讯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2)在记者众多的个人作品集或“经验谈”中,人物通讯(包括人物特写)和采写人物通讯的经验体会所占的比例最大。

(3)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方面

①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

与西方新闻界相比,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通讯显得十分突出。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通讯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今天,用人物通讯报道时代英雄和先进人物,以模范事迹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教育群众仍然是新闻界的重大任务。

②人物通讯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舆情和思维模式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新闻观念和新闻思维,人物通讯的报道内容、报道理念和采写技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a. 报道对象的变化

采写对象从单纯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群和弱势群体转移。

b. 报道理念的变化

即向人的回归,先进模范人物的报道理念实现从“神”到人的转变,揭露反面人物也经历了由“鬼”到人的理念转变。从人的视角去看待先进模范人物,也从人的视角去看待普通人或反面人物,显示每位人物的个性和人生曲线,才能使人物真实可信。

2. 如何认识消息体裁的优势?

【答案】(1)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消息是简括的报道,它往往省去新闻事实中的细枝末节,不赘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样,它可不受新闻题材的限制。媒体刊登的消息越多,其总体上传播的信息量也越大。

(2)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由于文章内容简括,不必照顾事件的过程或细节,消息可及时地,用滚动传播的方式报道突

发事件、正在进展之中的事件。消息篇}隔短小,写作、编发稿件都可节省时间,从而使它有条件冲在前面,担任“第一报”的任务。

(3)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即使宗教信仰、政治见解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不愿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正视事实。在世界范围内,通讯社的新闻稿更易被各国媒体所采用,原因就在于通讯社新闻总汇的稿件,更注重掩饰观点,更善于用事实表达意见。

(4)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与通讯或长篇报道相比,消息是浓缩了的新闻,它可让信息毫无阻拦地直接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读者,对各类传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

3. 采写突发性事件通讯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突发性事件是事件通讯报道的重要选题,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因其不可预知和灾难色彩,报道难度比较大,记者在采写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记者的采写大多在事发之后,不易看到事件的发生过程,只能靠事后寻访当事人和目击者,从他们的回忆中了解情况,勾勒事件的过程,然后展现给读者。即使赶到“现场”,有时只能依据“现场”的遗留物报道,记者必须尽最大可能再现事件过程。

(2)突发性事件多是灾难性的,常伴有生命和财产的惨重损失,报道是去挖掘真相,追踪原因,采访调查必然牵涉到某些人的责任、名声和利益。因此,记者的采访常常受到封锁:当事人三缄其口,现场被破坏,为采访者设置重重障碍等,拿到的材料就可能过于零碎,甚至是假相。这种情况是对记者的正义感、责任心、洞察力和调查基本功的严峻考验。

(3)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要求有较强的时效性。在事件的复杂程度和采写时效的压力下,要十分警惕“失实”的陷阱。

(4)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下,有些记者片面追求“卖点”,在突发性灾难的报道中,渲染恐怖镜头,展示犯罪细节,易造成负面的社会效果,这也是在采访写作中应该注意的。

4. 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 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

【答案】新闻和文学在写作方式上一样,属于记叙文,它主要是通过记叙(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描述某个新闻事实,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但新闻不只是掌握记叙文的一般写作规律,新闻真实要求采用新闻文体特有的非虚构记叙方式。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新闻与文学误认为一家。初学者更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有助于认识与掌握新闻写作的规律和特点。

(1)《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他曾经撰文提出了两者在本质、功能、选材构思、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结构与修辞等12个方面的不同。如“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

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 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其中第六个不同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 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2)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最主要的区别如下:

①新闻记叙的内容应是真实、刚发生的,是确有其人其事。而文学写作中的记叙,则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己经发生、还未发生的,真实、虚构的,有很大的选择自由。文学中也有的是写真人真事,也要求真实,但它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写出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必太拘泥于事实的每一个细节,不必不差累黍。比较而言,非虚构叙述的话语权比较小,它被限制在确有的事实这样一个范围内。

②新闻真实则不仅要求基本事实真实,而且涉及这个事实的以及与它有关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材料都不得有误,不能有半点虚假。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下显得非常狭小。它在内容和语言上显得很是谨小慎微,选词择句,要非常注意它的准确性、质朴性,不敢有任何稍有过分的矫饰、夸张。

(3)例如,在一篇题为《这就是马尔维纳斯》的报道中,记者描写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向议会宣布对阿根廷宣战那一刻的心理活动:她想见到她的丈夫丹尼斯。因为丹尼斯不仅是她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她政治生涯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个细节对这位铁女人的报道是很有人情味的神来之笔。记者是怎样写的呢?

“她扫视全场。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忽然,一个念头攫住了我,我想见到丹尼斯。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请注意记者准确而谨慎的表达:“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情况时说”。显然这段心理活动由记者在事后采访得来,而且来自被采访者本人的自述。为表现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细节,记者在写法上也采取标准的新闻报道式,使得其真实性无懈可击。

5.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案】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主要有:

(1)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经验性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特有的品种,这是由我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报道典型经验,除了采取综合消息的形式以外,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几十年来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另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一般来说,采写工作通讯要力争通过反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其他行业起到展示经验、启发思路、引导、示范的作用。它的报道选题偏重于成熟的经验,及由此带来的新思路、新观念。这类工作通讯在我国各级机关报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成为党和政府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2)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