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814综合考试A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2. 文艺复兴
【答案】文艺复兴是指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它最初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半期及于法、德、英、西班牙等国。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用人性反对神性;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3. 连歌
【答案】连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日本的“歌”着重文句的堆砌和趣味。文句的堆砌讲究附句的巧妙衔接,其中最典型的,首推“连歌”,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和歌的游戏,始于平安时代末期。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日本连歌的集大成者是二条良基和宗祗。连歌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创作,即每一句都必须与别人的上一句相衔接,其转折纯系偶然,因而需要作者具有一种随机应变的机智,同时也使得连歌能从凝滞的偏重感情的倾向中摆脱出来。连歌的第二个特征是即兴创作。
4. 黑色幽默
【答案】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黑色幽默是指意志坚强的个人对可怕而又滑稽的社会现实的冷酷嘲笑,它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
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井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拍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这一流派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是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二、简答题
5.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人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答案】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三部曲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在艺术上树立了传记文学的典范,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尤其是阿廖沙这个形象的描写上。
(1)阿廖沙立足于高尔基自身的经历,是一个具自传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2)对善良的不倦追求和对真理的执著探求,是阿廖沙突出的精神特征小说在描写阿廖沙成长过程中,突出了不同社会力量对其的影响,展现了这一人物由对现实苦难的漠然,到仄弃邪恶、向往善良,由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过程。
(3)阿廖沙这一形象折射了时代的不幸阿廖沙经受了众多的磨难,但是小说没有突出他的不幸,而是集中描写了其精神成长的过程,突出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他对社会不幸的进一步认识,既描写了普通人的反抗,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本质。
(4)阿廖沙体现了俄罗斯20世纪初期新人的成长高尔基立足于自我生活的真实,牢牢把握人物精神的成长,将时代真实与艺术真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社会背景为舞台,塑造了阿廖沙这一人物形象,赋予这一人物以深厚的历史代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一代新人的精神成长历程。
6. 谈谈《神曲》在思想和艺术上的两重性。
【答案】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其创作反映了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但丁及其创作的意义,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正因如此,作为新旧交替时代诗人的但丁,他的《神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
(1)思想内容上的二重性《神曲》既有鲜明的进步倾向性,又明显地打上了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烙印。其思想内容上的二重性主要表现为:
①在世界观方面,但丁根据基督教来世主义,把现世生活看成来世永生的准备; 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对现世的强烈兴趣,热情歌颂积极进取的精神。
②在政治主张方面,但丁一方面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渴望和平统一,无情批判封建暴
君、叛徒、卖国贼和党派纷争; 另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身上,强调民族出路在于节欲苦修和道德净化。
③在对待宗教态度上,他一方面揭露教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依仗权势、为非作歹的教皇的仇恨,并把他们统统打入地狱之中,给予严厉的惩罚; 但是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一位虔诚的教徒,歌颂了宗教信仰对灵魂的指引作用,将宗教神学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在对待人的理智和感情问题上,但丁一方面严厉地批判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热情赞美人的才能、智慧和自由意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肯定世俗的感情和爱情追求; 另一方面,又从宗教观点出发,把勇于探索、具有进取精神的奥德修斯当作一个异教徒罚入地狱的候判所,把彼此相爱的保罗和弗朗齐丝卡,以及殉情自杀的狄多、希腊的海伦和帕里斯等作为放纵情欲者打入地狱。
(2)艺术上的二重性在艺术上,《神曲》保留着中世纪文学作品的神秘象征特色,又折射出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芒,具体表现为:
①不同性质的文学特质的融合
《神曲》是新旧时代交替时期不同性质的文学的融合,体现了中世纪文学的主观幻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真实冷峻的奇妙结合。一方面,它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表现形式,充满象征和隐喻,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面貌。它以幻想的三界旅行为框架,但目的是为了探讨意大利民族的发展道路。诗篇生动地描写了意大利的政治、社会生活,勾画了多姿多彩的具有现实性的人物形象,致使出现于诗篇中的各种人物,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都读来真切自然,具有现实的典型意义。此外,在一些具体的篇章中,但丁则以现实主义的笔墨,展现了一幕幕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
②结构上具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象征特征,语言采用意大利俗语
《神曲》的结构大量运用宗教具有象征色彩的数字来构思,应和其宗教思想; 在语言运用方面,诗篇大胆抛弃了中世纪的官方教会语言拉丁语,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革新做出了创新性尝试。
7.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
【答案】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幽默家、讽刺家,他的幽默是典型的美国式幽默,有着不对称、夸张、反传统的特征,包含着滑稽诙谐的笔调,常常运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既揭露现实,也富有哲理意味,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他的作品情节具有奇特的幽默讽刺特点。马克·吐温善于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设置而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他小说的故事看上去离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真实。通过这种违反生活逻辑的情节,其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也具有了一种幽默讽刺效果。
(2)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为天真单纯的老实人,其单纯的思想跟复杂的现实之问的落差,常常是幽默产生的关键。
(3)他的作品语言妙语连珠、涉笔成趣,形成了他独特的幽默讽刺风格。他的语言机智、风趣,具有密西西比河地区浓郁的口语特征,包含有一些生活笑话、喜剧情节等,妙趣横生,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