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述数字签名的原理。

【答案】数字签名的原理:

(1)被发送文件采用哈希算法对原始报文进行运算,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串,作为报文摘要,不同的报文得到的报文摘要各异,但是对相同的报文它的报文摘要却是唯一的;

(2)发送方生成报文的报文摘要,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 (3)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4)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新的报文摘要,再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报文附件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比较两个报文摘要,如果值相同,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

2. 某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 , 但继续向下交给IP 层后,又封装成IP 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 而直接交给IP 层?哪些功能UDP 提供了但IP 没有提供?

【答案】不可以跳过UDP 而直接交给IP 层。因为IP 数据报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程,目的进程必须通过运输层的目的端口才能找到。

UDP 提供对应用进程的复用和分用功能,以及提供对数据部分的差错检验,而IP 没有提供。

3. 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 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计算首部检验和为什么不采用CRC 检验码?

【答案】(1)不要求源站重发是因为地址子段也有可能出错,且源站数据报发送完毕后没有缓存;(2)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就要计算一下校验和,而CRC 检验码使用多项式除法比较复杂,为了进一步减小计算检验和的工作量,简化计算,减少路由器检验的时间,故不采用CRC 检验码。

4. 在连续ARQ 协议中,若发送窗口等于7, 则发送端在开始时可连续发送7个分组。因此,在每一分组发出后,都要置一个超时计时器。现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个硬时钟,设这7个分组发出的时间分别为且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时钟法)?

标识ID 和ARQ 回调函数等。【答案】用一个结构体数组作为7个分组的超时计时器描述表,数组的结构体数是超时计时器的数量。每个结构体的成员都包括超时计时器状态、超时值

用一个变量作为超时周期计数器,每次进入超时判断中断,扫描结构体数组中的每个成员结构体,对超时值做减一操作,然后判断该超时值是否为0, 是则判定该值对应的分组超时计时器超时时间到,调用相应的回调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将超时值重置为t out 。

5. Wi-Fi 与无线局域网WLAN 是否为同义词?请简单说明一下。

【答案】Wi-Fi 在许多文献中与无线局域网WLAN 是同义词。

802.11是无线以太网的标准,它是使用星型拓扑,其中心叫做接入点AP (AccessPoint ), 在MAC 层使用CSMA/CA协议。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Wi-Fi 。因此,在许多文献中,Wi-Fi 几乎成为无线局域网WLAN 的同义词。

6. 试比较网络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可扩缩性:

(1)仅使用第三层转发:每一个路由器查找最长前缀匹配以确定下一跳;

(2)第三层转发和第二层MPLS 转发;

(3)仅有第二层MPLS 转发。

【答案】(1)在进行分组转发时每到达一个结点都要上第三层用软件分析IP 首部和查找转发表、路由表,造成转发速率大大降低。当路由表很大时查找最长前缀匹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2)若有相当多的分组适用MPLS 就可缩短转发分组所需的时间,因而网络可扩展到较大的规模;

(3)分组经受的时延最小,分组转发的速率不受路由表大小的影响。但网络结点无法处理没有MPLS 标记的分组。

7. 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

局如图所示,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路由器连。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都连接到路由器上,公司的网络布再通过与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前缀。

图 公司系统连接图

【答案】本题答案有很多种,下面给出其中一种答案。

8. 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条数据又复用到IP 数据报上。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