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33政治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及政治行为模式的获得受着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政治社会化的形成和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或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如下途径或方式来实现的:
(1)家庭。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家庭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儿童阶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人们政治社会化形成的主要途径。
(2)学校。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显然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总之,学校是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也是人们获得政治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和途径。
(3)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它包括亲朋好友、生活环境、工作场所等等。社会环境对于人们政治心理、政治人格、政治知识的形成和获得,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社会组织。社会政治组织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组成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仰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培养其成员特定的政治文化。
(5)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社会,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当代大众传媒是政治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此外,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歌、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重大历史事件,也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政治思想观念和政治评价标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
(6)选举及其他整治活动场合。民主选举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公民经由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推选出国家和地方的各级代表,组成各级机关。在选举期间,公民的一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评价政治代表,里阿杰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这些都有助于公民提高政治人士和政治技能。
(7)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政治社会化的正式媒介体。工作场所实施政治社会化的特点是定向选择。例如,个人要想获得某种职业或较高的社会地位时,就会有意识地采纳与这个职业和地位相关的价值和行为。而工作场所一般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和规范。在工作场所中,个人对自己的地位、权利、利益均有明确的认识,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也趋于明确化。
2. 我国特别行政区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行政区域的高度自治权?
【答案】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
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
我国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其他行政区域的高度自治权主要体现在: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了有关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有关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2)中央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特别行政区依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3)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由当地人组成;
(4)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在不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废除和修改法律;
(5)特别行政区享有司法终审权;
(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收入不上缴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7)特别行政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联系,签订双边和多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参加各种民间国际组织,自行签发出入本特别行政区的旅行证件等。
3. 60年代开始原有的两大阵营的矛盾逐步蜕变为美国与苏联争霸世界的“东西矛盾”。新兴的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逐步突出,被称之为“南北矛盾”。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逐步取代了两大阵营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正是在东西南北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三个世界的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答案】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剧变,使得“冷战”结束,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成为21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际斗争的焦点。在这一焦点的背后,实际是东西南北矛盾的深入发展。
4.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政治的含义做过的多方面论述,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基本内容。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社会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在消灭了阶级以后,政治的主要内容则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关系围绕特定权利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
系起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关系在现实内容和社会力量的对比和互动中,首先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国家和国家政权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都有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卞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5. 简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
【答案】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的两种主要形式为:
(1)议会共和制
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
(2)总统共和制
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与议会、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平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也称之为“二元共和制”。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此外,现代资产阶级国家还有半总统制和委员会制的政体。前者的典型为法国。
二、论述题
6. 简述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并结合事实说明大众传播工具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答案】(1)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