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6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9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43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8
一、名词解释
1. 发展性教学
【答案】发展性教学是指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以赞科夫为代表。他认为一般发展的概念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发展性教育的核心是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这种“发展”具有六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全面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具有个体性,教师应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三是具有创造性,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是具有可持续性,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具有动态性,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六是具有双向性,教师、学生都要与“教”俱进。
2. 问题一发现教学
【答案】问题一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 便于因材施教。问题一发现教学的缺点是:不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主要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知识,费时过多; 如果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性研究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校本管理
【答案】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质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校本管理强调教育管理的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等组织行为学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与外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等)以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校本管理的首要特征就是学校在财政、人事、课程与教学三个方面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校本管理的另一个特征是共同决策,强调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有关的校本管理活动,包括经费使用、人员聘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设计和实施等。
4. 教学机智
【答案】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此种机智源于教师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等心理品质,还源于教师教育学、
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技巧的丰富与积累,对学生了解的深度和诚恳、爱护的态度等。教学机智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机智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审美性和直觉性等特点。
5. 研究性学习
【答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 提高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 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培养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 教学组织形式
【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①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的萌芽; ②近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贝尔一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等。当前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
7. 发展关键期
【答案】发展关键期又称发展最佳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量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它是由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发展关键期的特点是:在这个时期,人对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速度最快,如果在此时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如果错过发展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8. 审美观点
【答案】审美观点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庸俗,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9. 德育过程
【答案】德育过程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卞体的选择、吸收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简答题
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如何协调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①关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文化要求来考察教育; 还应当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
②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受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需求制约的,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仍是其根本的特性。如果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当做绝对的独立性,
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③在重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独立性
教育是一定社会中的教育,社会制约性是其根本特性,而教育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应在重视教育社会制约性的基础上,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符合自身的规律,健康、合理的发展。
总之,教育要与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状况和民族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又要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做到两者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