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1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 A.P1, P2, P3, P4 B.P1, P3, P2, P4 C.P1, P4, P3, P2 D. 不存在 【答案】D
【解析】典型的死锁避免算法,银行家算法的应用。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单元,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本题并无难点。分析一下表2,可以看到,经过P1, P4的运行以后,可用资源是2, 2,1,而P2, P3所需资源分别是1,3, 2和1,3,1。所以剩余资源已经不够P2或P3的分配,亦即找不到能够安全运行的序列,因此此时是处于不安全状态,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安全序列。
表
2
2.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 和I / 0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答案】D
3. 下面关于RISC 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RISC 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
B. 为实现兼容,新设计的RISC 是从原来的CISC 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C.RISC 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
D.RISC 设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 【答案】C
4.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 阶B 树定义要求的是( )。
A. 根结点最多有m 棵子树 B. 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 C. 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 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 【答案】D
【解析】B 树就是指B-树。根据B-树的定义,m 阶B-树中每个结点最多有m 个分支,因此,根结点最多有m 棵子树,A 项正确;B-树中所有叶结点都在最底层,位于同一层,B 项正确;结点内各关键字互不相等且有序排列,C 项正确。但是,所有叶子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是B+树的定义,而B-树中没有。因此,D 项是错误的。
5. 运算型指令的寻址与转移性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B. 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 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 D. 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 【答案】A
6. 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
B. 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长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 C. 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短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 D. 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的处理顺序无关
【答案】D
【解析】快速排序是递归的,递归过程可用一棵二叉树给出,递归调用层次数与二叉树的深,采用快速排序方法,其对应递归度一致。例如:待排序列{48,62,35,77,55,14,35,98)调用过程的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在最坏情况下,若初始序列按关键码有序或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反而蜕化为冒泡排序。即其对应递归调用过程的二叉树是一棵单支树。因此快速排序的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有关。但快速排序的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处理顺序无关,即先处理较长的分区或先处理较短的分区都不影响递归次数。
7.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8. 在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 )组成。
A. 系统总线、内存总线和C. 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答案】A
9.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Amdahl 定理,程序的加速比决定于串行部分的性能 B. 多核处理机上运行的每个线程都具有完整的硬件执行环境 C. 按计算内核的对等与否,CMP 可分为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两种 D. 线程的切换比进程的切换代价大 【答案】D
总线 总线
B.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D.ISA 总线、VESA 总线和PCI 总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