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6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案】D
【解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中包舍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2.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地实际能力和水平。因此,生产力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3. 以下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空观的是( )。
A. 绝对时间
B. 绝对空间
C. 一维空间
D.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
【答案】D
【解析】AB 两项,绝对时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绝对时间是指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动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C 项,一维空间是指仅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空间。D 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
4.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 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 先验论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 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5.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案】D
【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是否进行改革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改革从实践上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6. 休漠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是指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
7.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B.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①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②形式不同: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③特点不同: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方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的认识,它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④阶段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A. 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 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答案】D
【解析】实践创造了历史,并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传统唯物主义之所以解释历史失败,或者陷入唯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主观和客观相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9. 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
A. 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C. 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之一。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因而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的观点。
10.“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c.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答案】B
【解析】“抽象”是指理性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