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838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余数。
【答案】M=101110,模2运算后为101110000, 与除数P=1001相除后得R=011。所以应该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为011。
2. —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 标志应为何数值?
【答案】IP 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则:
数据报去头:4000-20=3980字节,
1500字节去头:1500-20=1480字节,
故应该划分3个数据报片。
3个数据报片长度分别为:1480、1480、1020;
片偏移字段为:0,1480/8=185, 3980/8=370;
MF 标志位为:1,1,0。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
3. 携带实时音频信号的固定长度分组序列发送到因特网,每隔10ms 发送一个分组。前10个分
组通过网络的时延分别是45ms ,50ms ,53ms ,46ms ,30ms ,40ms ,46ms ,49ms ,55ms 和51ms 。
(1)用图表示出这些分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2)若在接收端还原时的端到端时延为75ms ,试求出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
(3)画出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1)如图 (a )所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这些分组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图 (a )
30,25,22, 29,45, 35, 29,(2)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为端到端时延与网络时延之差,分别为:
26, 20和24(单位为ms )。
(3)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b )所示。
图 (b )
4.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案】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
(1)连通性。所谓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如传真、电子邮件(E-mail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公告牌(BBS )、远程登录(Telnet )与信息浏览等服务;
(2)共享。所谓共享是指资源共享,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5.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海秒”有何区别?
【答案】根据香农定理公式其中,C 为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W 为带宽,S/N为信噪比,可知,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到信噪比和带宽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信号功率足够大或者噪声功率足够小,信噪比就可以任意提高。但在实际的系统中,由于受到系统发射功率的限制,信号功率不可能无穷大,而对于系统来说,有一定的噪声基底,噪声功率不可能无穷小,因此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
香农公式的意义: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不过,香农没有说明具体的实现方法。
“比特/秒”是信息的传输速率,“码元/秒”是码元的传输速率。两者在二进制时相等。在多进制时,比特率=码元速率×log 2L ,其中L 表示一个码元对应的数据信号电平的数量。显然,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6. 为什么在无线局域网上发送数据帧后要对方必须发回确认帧,而以太网就不需要对方发回确认帧?
【答案】无线局域网上发送数据必须发回确认帧是保证在MAC 层对帧丢失予以检测并重新发送,且进一步避免碰撞的发生。在以太网上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帧,是因为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信道通信质量产生差错的概率很小,这样做可以提高传输的效率。
7. 试讨论在MPLS 域中的三种流的聚合程度:
(1)所有的分组都是流向同一个主机;
(2)所有的分组都流经同一个出口LSR ;
(3)所有的分组都具有同样的CIDR 地址。
【答案】(1)聚合粒度细,因为所有的分组流向同一个主机,所以LSR 在进行转发时,会给这些分组基本一致的标记;
(2)聚合程度稍粗些,出口LSR 要检查每一个分组的首部,以便将其分配到合适的终点; (3)这是最粗的聚合度,许多网络中的流都将聚合为同一个流,而这种聚合路径通常都在MPLS 的主干网中。
8.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应用层是体系结构的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源站交付到目的站,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由网络层交下来的IP 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中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可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将原始的物理连接转换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协调在物理媒体中传送比特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