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解释以下名词。各英文缩写词的原文是什么?

WWW , URL , HTTP , HTML ,CGI , 浏览器,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页面,活动文档,搜索引擎。

【答案】WWW :原文是World Wide Web , 又称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URL :原文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又称统一资源定位符,用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HTTP :原文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又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主要是为了实现万维网上各种链接,使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遵守严格的协议;

HTML :原文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又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从而消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

CGI :原文是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又称为通用网关接口,它定义了动态文档应当如何创建,输入数据应如何提供给应用程序,以及输出结果应当如何使用;

浏览器:原文为Browser , 是一种允许用户查看万维网、其他网络或用户计算机上的HTML 文档、跟随上面的超级链接以及传递文件的客户适配器。例如,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超文本:原文是Hyper Text, 它是由多个信息源链接而成的一种文本信息;

超媒体:原文是Hyper Media,它不仅包含有文本信息,还包含有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或者活动视频图像;

超链:原文是Hyper Link, 是指超文本中的一种链接。对于以文字作为标记的超链接,往往用不同的颜色显示,有些还加上下划线,当把鼠标移动到一个超链接的起点时,鼠标的位置箭头变成一个手,只要点击超链接,这个超链接就会被激活;

页面:原文是Page , 指在一个客户程序主窗口上显示出来的万维网文档;

活动文档:原文是Active Document , 它是一种提供屏幕连续更新的技术,即将所有的工作都转移给浏览器端。每当浏览器请求一个活动文档时,服务器就返回一段程序副本,使该程序副本在浏览器端运行。这时,活动文档可与用户直接交互,并可连续地改变屏幕的显示;

搜索引擎:原文是Search Engine,它是在万维网中用来进行搜索的程序。

2. 在RTP 分组的首部中为什么要使用序号、时间戳和标记?

【答案】(1)在一次RTP 会话开始时的初始序号是随机选择的。序号使接收端能够发现丢

失的分组,同时也能将失序的RTP 分组重新按序排列好。

(2)时间戳反映了RTP 分组中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刻,在一次会话开始时时间戳的初始值也是随机选择的,即使是在没有信号发送时,时间戳的数值也要随时间而不断地増加。接收端使用时间戳可准确知道应当在什么时间还原哪一个数据块,从而消除时延的抖动。时间戳还可用来使视频应用中的声音和图像同步。

(3)标记M 置1时表示这个RTP 分组具有特殊意义。例如,在传送视频流时用来表示每一帧的开始。

3.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移动站的漫游所产生的切换,对正在工作的TCP 连接有什么影响?

【答案】在TCP 连接中,只要发生报文段的丢失或出错,TCP 就要重传这个丢失或出错的报文段。在移动用户的情况下,TCP 报文段的丢失,既可能是由于移动用户切换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网络发生了拥塞。由于移动用户更新相关联的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可能造成TCP 报文段的丢失,但TCP 并不知道现在出现的分组丢失的原因,只要出现TCP 报文段频繁丢失,TCP 的拥塞控制就会采取措施,减小其拥塞窗口,从而使TCP 发送方的报文段发送速率减低。

4. 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我们知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有可能发生死锁的现象。例如,考虑计算机A 和B 之间的通信,假定B 给A 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 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 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 在A 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 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 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 甚至怀疑A 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 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 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 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就会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5. 假定在一个局域网中,计算机A 发送ARP 请求分组,希望找出计算机B 的硬件地址。这时局域网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收到这个广播发送的ARP 请求分组。试问:这时由哪一个计算机使用ARP 响应分组将计算机B 的硬件地址告诉计算机A?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ARP 工作原理的理解。

这要区分两种情况:如果计算机B 和计算机A 都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是计算机B 发送ARP 响应分组;如果计算机B 和计算机A 不是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必须由一个连接在本局域网上的路由器来转发ARP 请求分组。这时,该路由器向计算机A 发送ARP 回答分组,给出自己的硬件地址。

6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

【答案】分层次的结构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需要保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层产生影响;

(3)结构上可分隔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成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日常工作中,例如经理甲想要发一份宴会的邀请给异地的经理乙,通常他会把这个意愿告诉自己秘书,秘书去制作好请柬,交给邮递部门把请柬寄到经理乙的公司,请柬由乙方的秘书签收,再拿给经理乙,如图所示。

图 标准化邀请流程

7.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

【答案】一个地址

最小地址

最大地址

地址掩码

地址块中共有个地址,相当于个C 类地址。 重新计算上题。

8. 叙述IGMP 的工作机制,并说出两个IGMP 提高效率的措施。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IGMP 工作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