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济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冲销性外汇干预
【答案】冲销性外汇干预是指一国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一种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交易对国内货币供给影响的外汇干预政策。例如,一国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到外汇市场上出售了一笔价值为100万元本币的国外资产,换回同样数额的一笔本国货币。这笔货币将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中央银行的保险库。这就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即减少了国内货币供给。这时,如果中央银行购买一笔同样数额的国内资产,贝帽加了同样数额的流通中的本国货币。由此完全抵消了中央银行原先出售国外资产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2. 稳定与增长协定(SGP )
【答案】稳定与増长协定是指欧盟旨在支持货币联盟和欧元的预算公约,目的是要防止欧元区所有成员国出现大量的政府预算赤字,以致增加整个欧元区的借贷成本。该公约要求成员国将其预算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在中期内彻底消灭它们的过度赤字。当经济增长明显弱于预期时,可予以展延,但违反公约规则的成员国会被处以罚金。
3. 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HPAEs )
世界银行称之【答案】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来发展本国工业。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经济増长速度惊人,一些国家的年增长率超过
为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
high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可以简单地归功于外向型贸易政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占GDP 的比率如此之高是贸易政策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的证据并不十分有力,因
为很难衡量的高贸易比率在何种程度上应归功于自由贸易政策。同时,的高贸易比率既是经济成功的原因,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这个结论意味着,即使存在着出口快速增长与整个经济迅速増长的相关性,这种关系并不一定证明自由贸易政策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
些经济学家认为的成功是政府采取综合的产业政策的结果。这些产业政策不仅包括关税、进口限制和出口补贴,还包括像低息贷款和政府支持研究开发等一些更为综合的政策。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除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外,
蓄率和教育的进步。
4. 边际收益成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内的原因,尤其是高储
【答案】边际收益又称“边际报酬”,是指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边际收益的另外一种含
义是:新増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
5. 最终贷款者(LLR )
【答案】最后贷款者一般是指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这是指央行在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无法以任何其他方式筹措资金时,向其发放贷款,助其渡过暂时的融资困难。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旨在维系金融体系的稳定。
6. 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收支中,各个组成项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官方储备资产变动项目等)借贷相等的情况。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编制的,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然而就其各个组成项目来看,则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对这些组成项目来说,如果贷方大于借方,称为“顺差”,表示项目出现盈余;如果借方大于贷方,称为“逆差”,表示项目出现亏损;如果借方等于贷方,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此外,在经常项目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不能相互抵消的情况下,一般需动用官方外汇储备来进行平衡。
7. 贸易所得
【答案】贸易所得是指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利益。一个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获得诸多利益,其中包括:①本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分工的深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在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即获得生产利益;②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和国民福利水平,即获得消费利益;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克服国内垄断、实现规模经济以及学习效应的发挥等。总之,一国参与国际贸易能够从总体上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
8. 升值率
来衡量一国货币的升值率。
【答案】升值率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升值的百分比,可以用汇率变动的百分比
二、综合分析题
9. 假定世界相对需求的表示如下: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价格/苹果价格。
a. 在相对供给曲线的同一张图上画出世界相对需求曲线。
b. 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多少?
c. 描述本题的贸易模式。
d. 说明本国和外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答案】a. 相对需求曲线包括(1/5,5),(1/2,2), (1,1),(2,1/2)几个点,如图3中的A 、B 、C 、D 四点。
图3
b. 苹果相对价格的均衡点是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相交点,也就是点(1/2, 2),即相对需求曲线与相对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的相交点。那么均衡的相对价格为2。
c. 本题的贸易模式是本国只生产苹果,外国只生产香蕉,每个国家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换得另外一国生产的产品。
d.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苹果的生产获得3单位的香蕉,外国可以通过减少5单位香蕉的生产获得1单位的苹果。贸易使得各国都能够以2单位香蕉换1单位苹果。那么本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苹果的生产获得4单位的香蕉,外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香蕉的生产获得1单位的苹果,这样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获益。
10.假定一个国家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而另一国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后者的产品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形下,两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两国的福利有何变化?另一方面,假定另一国针锋相对地对自己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其结果与上述情形有什么不同?请对比分析。
【答案】如果一国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那么世界相对供给和世界相对需求的变化将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如果另一国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响,那么第一国的福利水平不仅会因为贸易条件恶化而有所下降,而且会受到新的内部相对价格扭曲的负面影响。相反,第二国不仅会从第一国的出口补贴中获得好处,而且还会从自己的关税中受益。如果第二
“报复”国实行出口补贴作为对第一国的“报复”,那么这将抵消其贸易条件带来的好处。所以,
性的出口补贴对第一国有益,对第二国有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