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616管理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需要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其中,保健因素是指那些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是保持职工达到合理满意水平所必需的因素,不具备这些因素,员工则不满意。即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
2. 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网络计划技术是指以网络计划对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网络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即网络图和网络时间参数。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它的优点是:①能清楚而明确地表达各工作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易于发现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冲突、资源冲突; ②网络图的编制可粗可细,可以随着项目进展的深入而不断细化; ③可以根据需要编制多级网络计划系统。
3. 网络计划法
【答案】网络计划法义称统筹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
网络计划法主要由互相关联的二部分内容组成:网络图要领及绘图规划、网络图各参数的计算法和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为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优点是: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4. 双向沟通
【答案】双向沟通是指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在双向沟通中,发送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的位置不断交换,且发送者是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接受者,信息发出以后还需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双力可进行多次重复商谈,直到双方共同明确和满意为止,如交谈、协商等。双向沟通中的优点是沟通信息准确性较高,接受者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产生平等感和参与感,增加自信心和责任心,有助于建立双方的感情。但是由于与问题无关的信息较易进入沟通过
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5. 风险型决策
【答案】风险型决策又称随机型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风险型决策所处理的决策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有:①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如收益最大,损失较小等; ②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井且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③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或者存在一个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 ④不同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或某一概率分布下的损益值可以预先确定; ⑤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或者某一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顶先算出或估计出来。风险型决策是以概率或概率密度函数为基础的,因而具有随机性。
二、简答题
6. 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案】计划是指将决策实施所需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卜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小同部门和个人。它给组织提供丁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道路,给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犷基础。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计划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表所示。
计划的类型
(1)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应该从事何种活动,从事该种活动应达到何种要求,从而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了依据。
(2)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组织通过从事一定业务活动立身于社会,业务计划是组织的主要计划。
①业务计划的内容涉及“物、供、产、销”;
②财务计划的内容涉及“财”;
③人事计划的内容涉及“人”。
(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显著的两个特点是:长期性与整体性。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 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形成与创造的过程; 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战术性计划的实施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具体性计划虽然更易十计划的执行、考核及控制,但是它缺少灵活性,而且它要求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条件往往很难得到满足。
(5)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西蒙把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指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这类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针对这类活动所制定的计划是程序性计划; 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这些活动不重复出现,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针对这类活动所制定的计划是非程序性计划。
7. 什么是战略? 战略如何影响组织结构设计?
【答案】(1)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是对组织全部活动所作的战略安排,通常它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需要通盘考虑各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情况,谨慎制定以指导组织的全面活动。
(2)钱德勒认为,战略决定结构。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①数量扩大阶段。即许多组织开始建立时,往往只有一个单独的工)一,比较单一地执行制造或销售等职能。这个阶段的组织结构很简单,有的只有一个办公室。组织面临的重要战略是如何扩大规模。
②地区开拓阶段。即组织随着向各地区开拓业务,为了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业务单元有机地组合起来,就产生了协调、标准化和专业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即职能部门。
③纵向联合发展阶段。即组织在同一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他领域延伸扩展,如零售商店从专门销售服装用品扩大到销售各种用具和家具等。这种发展战略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职能结构。
④为产品多样化阶段。即为了在原产品的主要市场开始衰退的时候,更好地利用组织现有的资源、设备和技术,转向新行业内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服务的提供。这种战略的组织结构要考虑对新产品与新服务的评价和考核,考虑对资源的分配以及部门的划分、协调等问题。这就要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