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

A.3、4岁

B. 小学阶段

C. 青春期

D. 青年期

【答案】C

【解析】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进入第二反抗期。

2.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假装游戏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皮亚杰游戏阶段论

3. 属于深度知觉双眼线索的是( )。

A. 线条透视

B. 视轴辐合

C. 运动视差

D. 纹理梯度

【解析】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两眼视轴辐合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的映象将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因此选B 。

4. 某大学生之所以每天上课不迟到,是因为怕老师扣操行分,而不能评上三好学生。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该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处在( )。

A. 阶段1

B. 阶段2

C. 阶段3

D. 阶段4

【答案】B

【解析】阶段2, 即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认为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

5. 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试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 )。

A. 引言

B. 方法

C. 结果

D. 讨论

【答案】B

【解析】实验报告在方法部分阐述被试、仪器以及材料等状况。

6. 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是著名的非文字测验,其测验材料为图形。比纳一西蒙量表、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均既包括言语类测验和包括非言语类测验。

7.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0, 标准差是25, 这组数据的变异系数是( )。

A.4%

B.25%

C.4

D.25

【解析】变异系数

8. 游戏是幼儿的( )。

A. 本能的表现

B. 自我意识的表现

C. 主导活动

D. 人格特征的表现

【答案】C

【解析】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其主要特征是:自主的、愉快的活动;对儿童发育成熟、对认知发展、对社会性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9. 如图所示,先给被试呈现线段a. 待其消失10毫秒后,再呈现线段b ,人们会看到线段a 向线段b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

A. 诱发运动

B. 动景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答案】B

【解析】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10.下列情况中,被试最容易出现随机应答的是( )。

A. 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被评价

B. 希望自己在测验使用者眼里显得很不错

C. 希望自己看起来有精神疾病或者缺乏能力

D. 倾向于同意题目中描述的任何观点或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被试会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完成测验。但是当被试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或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时,就会随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