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山大学政治科学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山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政治科学

考试时间:1月11日上午

一、简述题(在下列8个题目中,任选6题回答;每题15分,共90分)

1.政治权力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

2.简述象征性公共政策及其作用。

3.简述多数原则的民主内涵。

4.现代保守主义的政策取向是什么?

5.简述公民文化及其类型。

6.列举三个单一制国家,并归纳其共同点。

7.简述比例代表制及其优劣。

8.什么是监察专员制度?

二、论述题(在下列3题中,第1题必答,任选2、3题任选1题回答;每题30分,共60分)

1.阐述政治文明建设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2.试述宪法的政治功能。

3.分析现代政党的基本功能。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政治科学

考试时间:1月11日上午

一、简述题(在下列8个题目中,任选6题回答;每题15分,共90分)

1.政治权力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分析?

答:政治权力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主要指国家,即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政府。此外还包括政党、政治社团及政治个人。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关系是相对的。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但这并不排除半强制力量和非强制力量的作用。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上的,也有意识形态上的,或者兼有二者。为了保证权力主体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权力主体必然要使这种政治格局或权力关系长期地固定下来,使之合法化甚至神圣化。当然,静止不变的权力关系是不存在的,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新的权力关系会取代旧的权力关系。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作为一种力量,政治权力是可以计量的。在政治关系中,谁的力量大,谁就能控制、统治、命令和影响权力客体。而权力客体会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必然要影响和改变权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形成复杂的政治格局。在现实政治中,权力的实现一般表现为权力客体的行为大体上符合权力主体的意志,完全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