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04综合考试(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重庆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3
科目名称:综合考试 (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
一、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必要说明。每题10分,共90分)
1.管理决策的“最优准则”与“满意准则”。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涵义及两者的变量关系。
3.目标管理及其特点。
4.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5.现代政治管理的主要特征。
6.经济因素对政治民主的推动作用。
7.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8.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9.“城市化”的内涵。
二、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权变理论及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2.试论网络社会中的政治参与。
3.试论社会心理引导在社会危机控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403
科目名称:综合考试 (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
一、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必要说明。每题10分,共90分)
1.管理决策的“最优准则”与“满意准则”。
有被选方案和可能产生的结果都可以计算出来;③评估被选方案的准则是已知的,决策者所要选择的就是能够使组织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方案;④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
最优化准则遵循的是一种规范化或标准的模式,它的价值在于使得决策者在决策中更加理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最优化原则只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决策状态,在现实组织中的人们通常无法达到。
(2)令人满意准则。是现代决策理论评价各个决策方案的一条适用准则。它也是决策管理学派的主要思想之一。决策学派认为,由于人们没有追求“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所以事实上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这种“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是适合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对于工商企业来说,这种“令人满意”的准则就是“适当的市场份额”、“适度的利润”和“公平的价格”等。
决策学派认为,以往的管理理论往往是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经济人或理性人。但这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人们之所以不能按最优化作为决策准则,是由于要实现“绝对的理性”上述四个经济学假设,而这四个假设事实上是不可能具备的。人只具有有限理性,组织是极其复杂的,即使管理者拥有对信息进行评估的无限能力,他们也无法拥有充分的信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策的备选方案是不可尽知的,且已知方案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这就决定了人只能具有有限理性。所以在决策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是“令人满意准则”而不是“最优准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