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804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都柱
【答案】都柱是指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的作法。
2. 建康
【答案】建康是东晋、三国时的吴、南朝宋、齐、梁、陈京师六朝的名称,又称建邺,故址位于今南京,六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它也是六朝时期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3.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答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4. 工官
【答案】工官是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5. 批竹昂
【答案】批竹昂是中国古建筑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将昂头削成批竹形而得名。《营造法式》中将其定义为“亦有自斗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谓之批竹昂。”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清代已不再使用。
6. 克孜尔石窟
【答案】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儿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该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7. 里坊制
【答案】里坊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城市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的复合体,它在春秋至汉代得到确立。里坊是古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单元,其平面接近方形,外包土墙,内有街巷,设有坊门。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8. 举架
【答案】举架是指中国古建筑确定曲面曲度的方法。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的方法推算屋面坡度,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有利于减小屋面风雪荷载,形成了古代汉族建筑独特的风貌。举架的做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举架,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举折。
二、填空题
9. 清代彩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10.《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_____,《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_____
【答案】刘致平;刘敦桢
11.北宋汴梁的在城市上的一个最主要特征是_____,张择端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是描述当时的情景。
【答案】开放的街市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室主要殿堂采用了_____制度,隋唐时期宫室则在纵深方向上重新比附周礼中三朝制度,即大朝、日朝、_____。
【答案】东西堂;长朝
13.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也坑窑);砖砌锢窑
14.应县木塔外观_____层,内部结构层为九层。
【答案】5
15.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_____和_____的两大类型。
【答案】塔院式;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16.北宋文学家李格非的_____是记录北宋园林面貌的重要文献。
【答案】《洛阳名园记》
17.唐代佛光寺大殿外檐斗拱外跳华拱第一、三跳头上不置横拱称为偷心造,第二、四跳头上置横拱,称为_____。
【答案】华拱
18.西安大雁塔形式属于_____。西安小雁塔属于_____。
【答案】楼阁式塔;密檐塔
三、简答题
19.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构架优缺点的比较。
【答案】(1)定义
①穿斗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
②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使用范围广,在汉族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汉族木构架建筑的代表。
(3)比较
①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适用于室内空间尺度不大的情况。
②抬梁式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空间。
20.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答案】(1)紫禁城规划
①前朝部分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和殿,它是封建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的中心,每逢皇帝登位、作寿、结婚、军事出征以及新年、中秋等重大节日,皇帝就在这里接受百官朝贺,颁布命令。
②后寝部分的房屋类型比前朝的多,这里有供皇帝日常办公的用房,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妃、皇太后等居住用房和供他们游乐的建筑以及服务性用房。各大大小小的建筑群之间都有通道相联系,它们排列在中轴线的两边,多而不乱,显得很有次序。
(2)紫禁城建筑特点
①从建筑的功能上讲,可以分为供皇帝行使统治权力的办公用房和供生活、游乐的用房两大类。前者在古代称为朝政用房,后者称寝居用房。在总的安排上,紫禁城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即“前朝后寝”,朝房安排在前在后面,这也是符合使用的要求的。
②在建筑的安置上,将三大殿共同放在一个高台上。中国古代喜欢把重要的建筑建在高的台基上以显示出它们的威势。将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共同建在一个台基之上,台基有三层,共高8.1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