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820微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体。
【答案】原体是指衣原体生活史中具有感染力的细胞。
2. 生化需氧量。
【答案】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在1L 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的毫克数(其单位为
3. 接合孢子与担孢子
细胞壁厚,休眠。例如德氏腐霉内存在接合孢子。
(2)担孢子是存在于真菌内的一类有性孢子,单体,近圆形,一般有4个,外生,长在特有的担子上。例如蘑菇、香菇等。在一些菌丝形成时萌发。
4. 加压蒸气灭菌法。
【答案】加压蒸气灭菌法是指一种利用以上的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用特制的耐压灭菌锅进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和各种物件灭菌。
5. 外毒素与内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
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内毒素是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热稳定,高剂量有毒,有弱的免疫原性,没有器官特异性。
6. 平板菌落计数法。
【答案】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活微生物个体数的常用计数方法之一。把一定量稀释液浇注或涂布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依菌落形成单位数乘以稀释倍数度即可求得试样中所含的活菌数。
7. 霉变。
【答案】霉变是指由霉菌引起的劣化过程。
8. 自养微生物
【答案】自养微生物是指能利用无机碳源的微生物。
第 2 页,共 34 页 )。 【答案】(1)接合孢子是一类存在于真菌内的有性孢子,二倍体,近圆形,只有1个,内生,
二、简答题
9. 图示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并说明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的。
【答案】(1)芽孢构造及其各部分成分如下图所示:
I
图
(2)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的机制: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认为,芽孢的抗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差及皮层的离子强度高,从而使皮层有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核心部分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而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却形成高度失水状态,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
10.为什么说人类自从18世纪后半叶开展产业革命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生态债”?如何偿还“生态债”?
【答案】(1)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生态债”是因为: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展产业革命起,人类开始从农耕经济时代迅速进入工商经济时代,在客观上开创了一个大规模掠夺地球资源和破坏大自然环境的时代,这也导致人类出现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和人口剧増五大危机。
(2)如何偿还积累的“生态债”:
要偿还这些生态债,最迫切的是修复已遭破坏的地球,保持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经济和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 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合理调整?
【答案】(1)规律:在一般微生物的培养中往往以变酸占优势,因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的pH 会逐渐下降。pH 的变化还与培养基的组分尤其是碳氮比有很大的关系,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例如培养各种真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显著下降。相反,碳氮比低的培养基,例如培养一般细菌的培养基,经培养后,其pH 值常会明显上升。
(2)调整:调解pH 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两大类,如下表:
表
第 3 页,共 34 页
12.具有哪些特点的生物分子才能作为抗原?
【答案】(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
(2)抗原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①免疫原性,又称抗原性,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力的特征;
②免疫反应性,或称反应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征。
13.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对人类的健康有何危害?如何检测?如何预防?
【答案】(1)幽门螺杆菌的定义:
幽门螺杆菌,简称Hp 。由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二人发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2)对人体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和肠胃溃疡。
(3)检测方法与其原理
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是“
②
“
产生的脲酶分解后,产生呼气试验法”。 同位素的尿素 经胃中的Hp 呼气试验法”的原理是:被检测者喝少量至肺部排出,然后用林敏的检测仪测定
(4)对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①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②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
③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14.举例阐述哪些是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
【答案】微生物可利用的资源有:
(1)微生物菌体:如活性酵母、单细胞蛋白、微生物杀虫剂、细菌肥料、食用菌等; (2)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氨基酸、有机酸、醇、酮、多糖、核酸、维生素、酶制剂等; (3)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留体转化、湿法冶金、石油勘探等;
第 4 页,共 34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