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黄金白银的流失。
1846年废除《谷物法》之后,英国坚定不移地奉行自由贸易。蒸汽动力引起了海运和陆运的革命,1869年苏伊士运河和1914年巴拿马运河相继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洲际贸易。据经济利益关系推论,1914年以前的世界贸易和国外投资主要是在()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B.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 C.世界各国之间。 D.亚非拉国家之间。
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热亚那、比萨、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不仅取得了自主,而且还控制了周边农村,发展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这些城市共和国的出现() A.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 B.为欧洲社会发展贡献了崭新因素。 C.反映了欧洲统一趋势的出现。 D.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政治前提。
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 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 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
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