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836文学评论与写作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日本新感觉派
【答案】日本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也是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日本新感觉派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从诞生之日起,便打出“反传统”的旗号,力图从形式和技巧上,另创新路。他们反对艺术创作注重形象塑造和环境描写,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 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横光利一的《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
2. 《摩诃婆罗多》
【答案】《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个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间大战的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
,英雄史诗,而且有人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
,堪称“印度的灵魂”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3. 《春香传》
【答案】《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最早产生于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春香传》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故事讲述了艺妓成春香和贵公子李梦龙之间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根据不同版本的流传,两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它和中国的《红楼梦》、日本的《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巨著。
4. 叶芝的“面具”理论
【答案】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即反自我。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
5. 威塞克斯小说
【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占称。哈代用威塞克斯作为同一背景,将不同小说联系在一起. 所以这些小说因而得名。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具有了生命。这些作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6.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7. “解冻文学”
【答案】“解冻文学”是西方学者对苏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一股文学思潮的概括。它是指以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的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
,它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作“解冻文学”
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8. 《阿卡奈人》
【答案】《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剧中滑稽和丑陋的事件,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 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二、简答题
9.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是如何借鉴荷马史诗的?
【答案】维吉尔在写《埃涅阿斯纪》时,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其对荷与史诗的模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创作
①从结构上看,史诗的前半部分写埃涅阿斯的海上冒险,模仿《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海上漂泊以及回家的时间结构; 后半部分写特洛伊人与拉丁姆人之间的战争,模仿《伊利昂纪》中特洛伊战争的空间结构。
②在情节上,二者的题材都出于同一个神话传说系统,即特洛伊战争。埃涅阿斯也是特洛伊的一名英雄,其历险同奥德修斯的还乡有不少相似之处。而且,与荷马史诗一样,《埃涅阿斯纪》中的神也分成两派,参与人间的战争,以主神宙斯为主的神主宰战争的结局。此外,在战争中起衬托作用的都是一方好友被另一方好友所杀。
③在人物上,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形成了对比,模仿了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对应。
④在叙述手法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修纪》都运用了追叙的手法,前七年的经历都由主人翁在宴会上讲述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多类似,如主人公游地府,铁匠神应女神之请为主人公铸造甲胃,举行葬礼竞技等等。
⑤在描写手法上,维吉尔同荷马一样,使用了大量比喻和重复的手法。
(2)维吉尔对荷马史诗的借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 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因此后人往往称它为罗马的荷马史诗。但是,它又不是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罗马民族的史诗。最为可贵的是,维吉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写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应用比喻贴切优美,故事性强、语言典雅,是欧洲第一部杰出的由一个文人独立创作出来的史诗。
①史诗的主题是探讨帝国的命运诗人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并说明罗马称霸的使命是神所决定的。他把埃涅阿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是凯撒和屋大维这一族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主人公埃涅阿斯的全部艰辛的经历说明缔造帝国之不易,更应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奴隶主的爱国精神。全诗是颂扬屋大维并为其政策服务的。
②史诗主人公具备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品德史诗主人公虔诚、勇敢、克制、大度、仁爱、公正不阿,作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应该具有这些品德。埃涅阿斯和奥德修同是流浪者,但他负有重大使命,是神的意志的执行人。同样是大将,他不像阿喀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的私事而放弃责任,却是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埃涅阿斯纪》开始,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责任与爱情的冲突的主题。
③史诗的风格严肃、哀婉、朦胧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狄多和图尔努斯之死、主人公和长嫂的告别、在地府遇到了亡魂等情节。他爱用幻景、梦境、预言、暗示、讽谕等手法,也着重人物心理的刻画。
④史诗故事性强
比喻往往采用大自然中的现象,切合人物性格或情节,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作春在蜕皮的毒蛇,出现在阳光里,新鲜、年轻,但闪动着三叉舌。维吉尔史诗没有人民口头文学的特点,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在人物、结构、诗歌格律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