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论述题

1.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主张有哪些?

【答案】鸦片战争后,一些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有识之士发表文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一系列办报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早期改良派的办报主张带有一定的“空想”成分。但在当时,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远见卓识,代表了当时国人对近代报刊认识的最高层次,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维新派报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1)关于报刊的地位与作用。

郑观应认为,开办报馆“其益甚多”,报道“灾民流离困苦情形”,社会各界可以“施衣捐贩,源源抱注,得保孑遗,此有功于救荒”; 十大夫通过报刊,可以“足不逾户而周知天下”,“有功于学业’夕; 报刊通过揭露“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有功于除暴”; “其余有益于国i}一、民情、民防、商务者,更仆数之未易终也”。洪仁环认为“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物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夕,其结果“风俗日厚矣”。

(2)报刊应议论时政,监督舆论,主张言论自由。

他们十分强调报刊“通上下之情”的作用。王韬认为报刊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郑观应说,要使“民隐悉通,民情悉达……则莫如广设日报矣”。王韬等人反复陈言要仿效西方办报方法,要求开放言禁,允许报纸“指陈其事,无所忌讳”,以便形成“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之风。

(3)反对外报垄断,呼吁允许国人自由办报。

他们认为,西方入侵中国,外报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他们对清政府“于己之民则禁之,于他国则听之”的报刊出版政策极为不满,大声疾呼:“国之利器,不可假人! ”郑观应认为,如果国人有了自己的报纸,“遇交涉不平之事,据理与争,稗天下共评曲直”,那就会大张国威。

(4)关于新闻文体、文风方面。

洪仁开指出:“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提倡浅明文体,反对“不务实学,专事浮文”的不良风尚。郑观应认为报刊应“据事直书,实事求是,而曲直自分,是非自见,必无妄言谰语,子虚乌有之谈,以参错其间,然后民信不疑”。王韬提倡“自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