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33语言学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o 、e 、i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2.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人不相同。

3.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此词义与另一咚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4.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音位与音位变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5. 意音文字

【答案】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二、简答题

6. 同音词和同形词有什么区别?

【答案】同形词是书写形体相同的词,它可以是同音词,但也可以不是同音词。而同音词是某一语言的词汇中语音相同而意义小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好坏”的“好”

吃懒做”的“好”

前者念[rou],后者念[rau]。

7. 什么是音节? 举例说明什么是音峰和音谷。

【答案】在听觉上白然感到的一个发音片段就是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最小单位。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都有一次紧张:或者先增强再减弱,或者一开始就是紧张的顶点,逐渐减弱。音节中紧张的顶点称作音峰,音节交界处是紧张的最低点,也就是前一次紧张过程完了将要开始后一次紧张过程的地方,这地方称作音谷。例如发汉语普通话的“干部”时,肌肉紧张两次,所以是两个音节; 两个音节的音峰落在[a]和[u]上,[n]与[p]交界的地方就是音谷。

8. 什么是音位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有什么不同?

【答案】(1)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称作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

(2)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音位的条件变体是在一定语言中各有一定的出现场合而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9. 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答案】(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音波的频率。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

和“好都同形而不同音。英语的"row" (排)和"row" (吵架)也同形而不同音,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音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语音的强弱同呼出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十发音持续的时间。发音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4)音质就是声音的性质,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一般的声音多半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振动复合而成的。

10.什么是构形法? 构形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构形法一般有这样几种:

(1)附加法

在一个词内部添加一定的附加词素的方法就称作附加法。作为构形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词干

添加附加词素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的“

—复数)

(2)内部屈折法

屈折就是以语音变化为手段的一种词形变化,内部屈折法就是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例如foot 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feet 。

(3)重音移动法

词的重音位置的移动也是一种构形法。如俄语中的“pyKH" (手,单数、属格)—"p]hrh"(复数、"r6pola" (城市,单数、属格)—"ropo ~i" (复数、主格),"66xa" (侧面,单数、属格)—"60" (复数、主格)。

(4)重迭法词素(有时是整个词)的重迭可以区别同一个词的语法意义。例如马来语的“guru--guru" (各位教师),"sekOlah-sekolah" 〔许名学柠)都用重佚法夫示复赞的语法意交。

(5)增补法

在有的语言中,某一类词的某种语法意义上的对立除了用附加法、内部曲折法等构形法外,还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一样的不同词根的词来表示。这种方法就称作增补法。例如英语单音节形容词一般用附加法表示级的语法意义的对立: hard(硬的,原级) harder (比较级) hardest (最高级) long (长的,原级) tonger (比较级) longest (最高级) 可是,英语的某些单音节的形容词却用不同词根的词来区别级的语法意义。

(6)外部形态的运用有时,一个词的语法意义要依靠起辅助作用的词(虚词)来帮助表达。如冠词、助动词等就是这样的虚词。

11.什是语音的同化和异化? 指出下列语流音变中哪些是同化,哪些是异化,它们各属于同化或异化中哪一小类:

汉语:棉袍英语:冷水(个人的)

”(书,单数 ,单数的语法意义都是由零形式表示出来的。(地图,单数—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