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640历史学基础(我校自命题)之中国古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 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吸收汉族文明

B. 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C

【解析】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实质体现在经济层面,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其本质上就是要从游牧文明转变为农耕文明通过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权逐渐地封建化,开始采用汉族人的农耕文明,生活逐渐地定居下来。同时孝文帝改革,也适应了北方已经存在的农耕化的趋势,二者相互的促进,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抑商政策的是( )。

A. 加倍征收算赋

B. 实行“贵粟政策”

C. 商人不得为官吏

D. 商人没有私田

【答案】B

【解析】汉高祖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农抑商的政策,目的是打击不法商贩,稳定社会秩序,但“贵粟政策”是在汉文帝时期由晁错提出,目的是弥补高租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3. 汉武帝时,颁布了( ),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A. 推恩令

B. 附益法

C. 左官律

D. 平准法

【答案】C

【解析】左官律汉代的专门法律。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规定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汉武帝规定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地位

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

4. 下列( )符合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现象。

①以青铜为主要农具②出现刺绣品③建立了邮骚传递制度

④以贝作为货币⑤用漆工艺装饰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木制的来耙。此外,还有骨铲、石铲、石犁、石刀、蚌镰等。

5. 清初在云贵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即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

A. 改土归流

B. 氏族改革

C. 宗教改革

D. 土司制度

【答案】A

【解析】清初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将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6. 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有( )。

A. 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C.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 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答案】D

【解析】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同点有:①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的作用。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张骞出使西域是间接帮助西域国家摆脱匈奴控制; 班超出使西域则直接帮助西域国家摆脱匈奴的控制。

7. 宋元时期的沈括和郭守敬的共同科学成就是( )。

A. 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

B. 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

C. 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D. 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答案】C

【解析】沈括和郭守敬历法上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沈括的“十二气节”和郭守敬的《授时历》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8. 下列关于唐朝均田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和隋代相比,增加了对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的授田

B. 取消了对妇女、奴婢、部曲的授田

C. 触动了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

D. 法令上允许买卖口分田

【答案】C

【解析】均田制只是将政府所能支配土地中的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并未触动地主官僚的私有土地。并且,唐朝均田制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更加完备,而且授田的数额很高,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9.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 《开皇律》

B. 《唐律疏议》

C. 《宋刑统》

D. 《后周刑统》

【答案】C

【解析】宋太祖命人以《后周刑统》为蓝本,编成《宋建隆详定刑统》30卷,简称《宋刑统》,这是宋朝第一部正式法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典。

10.清朝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 ),即盟旗制度。

A. 札撒制度

B. 八旗制度

C. 札萨克制

D. 猛安谋克制度

【答案】C

【解析】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天命九年(1624)后金统治者对归附的蒙古部众,按八旗组织原则(见八旗制度),在其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编制旗分,后复以此办法陆续安置归附的蒙古诸部。札萨克为一旗之行政、军事长官,相当于内属蒙古的总管(旗长)。外藩蒙古的札萨克一般有爵位,大多可以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