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诉讼法学2003-2007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3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诉讼法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与名词比较 (每题5分,共30分)
1. 刑事诉讼结构
2. 上诉不加刑
3. 近亲属
4. 证人与见证人
5. 法定代理与委托代理
6. 判决与裁定
二、简答题 (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刑事诉讼中录囚制度。
2.简述回避的理由。
3. 简述审查起诉的内容。
4.第一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后,应当进行那些准备工作?
5.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6.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中止审理?
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60分)
注意:要求有自己的见解,有分析、有层次地展开论述。
1. 简论立案的条件。
2.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删除了“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的规定,请说明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
3.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不起诉,请说明这三种不起诉的异同。
刑事诉讼法学(75分)
一、名词解释 (从以下6个题中选做5个,每题3分,共15分)
1、刑事诉讼法2、当事人3、自行回避4、上诉5、无罪推定原则6、八议
二、简答题 (从以下6个题中选做5个,每题6分,共30分)
1、逮捕的首要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如何界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3、简述英美证据法上“最佳证据规则”。
4、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有哪些人?
5、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有哪些人?
6、刑事诉讼中,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三、论述题 (从以下3个题中选做2个,每题15分, 共30分)
注意:要求有自己的见解,有分析、有层次地展开论述。
1、简论“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2、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原来实行的收容审查制度,请谈谈为什么要取消收容审查?
3、简论证据的关联性。
200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312刑事诉讼法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与名词比较(共30分)
1.罪从供定【5分】 2.庭前审查程序【5分】
3.拘留与拘役【10分】 4.自诉案件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0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刑事诉讼法对各种强制措施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