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2.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问接侧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如果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则这些测验就是间接测试。内隐记忆研究中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而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3.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4.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5.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为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
出智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6. 婴儿的分离焦虑
【答案】婴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这种分离焦虑几乎与婴儿和主要抚养者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其产生与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应付情境的能力以及依恋关系的性质等因素有关。英国学者鲍尔比1973年研究认为,婴儿的分离焦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反抗阶段; 失望阶段; 超脱阶段。
7.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8. 个体社会化
【答案】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学习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适应该社会生活的过程。亦即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允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受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等条件的制约。它是通过社会与个体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的。
二、单选题
9. 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
A. 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 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答案】D
【解析】A 项属于颜色对比; B 项属于颜色恒常性; C 项属于闪光融合现象。
10.心理过程是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A. 认知、情感、行为
B. 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行为、意志
D. 认知、情感、意志
【答案】D
【解析】人的心理过程是指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行为不属于心理过程,因此答案选D 项。
11.自我意识在小学( )发展速度较快,以后速度逐渐减慢。
A.1~3年级
B.4年级
C.3~4年级
D.2~4年级
【答案】A
【解析】小学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趋势为: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 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 小五到小六又处于第二个上升阶段。
12.有过啃骨头经验的小狗. 再看到骨头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这属于( )。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
D. 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
【答案】C
【解析】第一信号系统反射是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13.如果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 方差分析法
B. 因素分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聚类分析法
【答案】C
【解析】方法分析法式统计数据的结果; 因素分析法是对问卷的结构等进行分析; 聚类分析也是适合对结构进行分类等:而回归分析则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14.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
A. 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 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 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D. 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
【答案】C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