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807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政策之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因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可以概括为政府管理、自治管理与民间管理等模式; 按照集权程度,则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散结合管理等模式。
2. 社区福利服务
【答案】社区福利服务是以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以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服务,是由政府倡导,以群众自治、自我服务为主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延伸及必要的补充。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了四个大的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工作、医疗服务、社会接待工作。
3. 社会优抚
【答案】社会优抚是指针对军人及其家属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社会优抚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之处,是其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它是针对特殊社会成员即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所实行的优待抚恤。社会优抚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劳动保险条例
【答案】劳动保险条例是指建国后,政务院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的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险条例》,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规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及年老后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办法,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保险待遇。该条例开始时只在部分企业实行。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扩大了实施范围,并提高了部分待遇标准。以后的补充修改都是以《劳动保险条例》为基础的。
5. 工伤预防
【答案】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防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健康与安全。工伤预防工作注重在生产工作全过程中对工伤事故、职业病的防范和降低其发生
率,注重对己经发生的工伤事故、职业病加以总结和科学研究、分析。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之间存在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
6. 补充医疗保险
【答案】补充医疗保险是许多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部分之一,是指企业除了参加法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通过保险方式对被保险人因遭受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或收入损失提供额外经济补偿的保险保障,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7. 社会保险费率与工资替代率
【答案】(1)社会保险费率与工资替代率的解释
社会保险费率是社会保险单位在一定时期计算和收取保险费的比率。它通常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社会保险费率通常分为综合保险费率和分类保险费率。
工资替代率,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某一时期某一群体(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养老金收入替代原来工资收入的比例,通常用同一时期退体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的白分比表不。从狭义上说,其指退休者原来的工资收入,改由养老金替代,养老金收入替代原来工资收入的比例。
8. 慈善事业
【答案】慈善事业区别于分散的慈善行为,它是指以民间公益组织(慈善组织)为实施主体,为救助特定群体或特定标的为目标,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制度或原则实施的长久的社会化行为,是建立在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
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善爱之心(道德基础)、贫富差别(社会基础)、社会捐助(经济基础)、民营机构(组织基础)、捐献者的意愿(实施基础)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发展基础)。
二、简答题
9. 美国和英国同属经济发达国家,为什么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答案】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社会保险模式,到现在都没有为其国民建立其医疗保险制度,而英国则是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社会的国家,两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看来是差别巨大大。原因在于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是多样的,并非只有经济因素。英国和美国同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只是说明了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样强大,但是不能忽略政治、社会以及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且社会保障不同发展阶段起主导性的作用的因素并不一样。
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及发展状态的最重要的国素:
(1)经济因素
它毫无疑问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或措施都离不开相应的经济基础。
(2)社会因素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因为任何社会保障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且需要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才能得到解决为前提的。
(3)道德伦理因素
它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时至今日,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4)政治因素
它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的。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因素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因素。
(5)历史文化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亦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相应的影响,而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同样会对一国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
可见,英国和美国虽然同属于发达国家,但两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差别,是因为即使是两国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或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或都具有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亦可能存在着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道德及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客观上均对社会保障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10.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善变?
【答案】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立足于一定的立法理念的基础之上。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擅变表现在:
(1)济贫法时代
社会保障立法的渊源实际上从济贫法时代算起,无论是旧济贫法时代还是新济贫法时代,立法者以新教伦理观为依据,以惩戒性“矫治”观念作为立法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认为贫穷是由个人因素而非社会因素造成的,“贫穷是万恶之源”,因此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济贫制度作为一种矫治制度,是以被救济者丧失个人尊严、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为基本前提的,接受救济者往往要接受严酷的惩罚。
(2)稗斯麦时代
德国像斯麦时代于1881-1990年间颁布的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老年和残疾保险法等一批社会保险法律,揭开了现代社会保障立法和制度建设的序幕。但当时的立法的主要动机是为了瓦解工人阶级的斗志,对工人阶级作出的不得己的让步,因此,当时的立法理念主要是“怀柔”。
(3)20世纪以后
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逐渐成为社会保障立法理念,人们开始真正享受合法的社会保障权益;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一个分水岭,社会保障立法的理念开始突破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而谋求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价值,社会保障制度亦由以前的临时应急措施而变成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战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