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金融90分,公司财务60分)[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际收支危机(balance-of-payments crisis)
【答案】国际收支危机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一国或地区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逆差并对该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发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收支形势。最初的国际收支危机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军费开支猛増,再加上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和巨额的战争赔款,造成各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 的经济大危机使金本位制度最终崩溃、汇率变动频繁,国际贸易受到严重阻碍,通货膨胀加剧,资本主义各国普 遍发生了国际收支危机。二战后,由于战争破坏及经济恶化,各国国内物资稀缺,通货膨胀持续发生,同时,由于生产能力尚未恢复,加上美国依仗其经济优势,对外垄断国际市场对内高筑关税壁垒以限制进口,欧洲各国国 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黄金储备枯竭,出现“美元荒”。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元与英镑连续发生危机,国际间投机性的短期资金流动频繁,再加上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不断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成为阻碍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 中,要扩大制成品和原料的进口,却只能出口价格远远低于进口制成品的初级产品,其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导致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从而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国际收支危机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金 融领域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 次贷危机
【答案】次贷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的大肆信贷扩张,当利率升高且房价开始下跌之后,借款人丧失还款能力,导致违约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比率剧増,次贷危机开始显现。资产证券化则进一步将危机由抵押贷款市场传递到证券市场,使得危机迅速蔓延并传递到其他国家。中国的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 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用公式定义为V=P×F/M, 其中, M 值货币总量, P 为价格水平, Y 为总产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 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主张。①费雪看到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变的, 认为仅基于技术的提
高而促使运输成本降低, 便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但是他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 在其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分析中假定其为常数。②现金余额说代表人庇古认为货币收入有多种用途, 且相互排斥, 当觉得保持现金所得收益大于其损失时, 则必定会増加现金余额, 这就意味着流通中现金的增加, 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③凯恩斯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塑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需求的比例, 它是实际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函数, 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起作用的。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要慢于收入变化。并且利率上升将减少实际货币需求, 从而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④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 但却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利率有着十分稳妥的函数关系。
4. 以通货膨胀为指标(inflation targeting)
【答案】以通货膨胀为指标指中央银行采用通货膨胀指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且为达到通货膨胀目标负有的责任。它包括几方面的因素:①公开发布中期通货膨胀率指标数据;②将物价稳定作为主要 和长期的货币政策指标当做一种制度性承诺,并且承诺实现通货
;④就货膨胀目标;③信息综合理论,即在货币政策的决策中用到许多变量(不仅限于货币总量)
币政策决策者的计划和目标与普通公众和市场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透明度;⑤提高中央银行达到通货膨胀目标所负有的责任。目前实行该方针的国家是新西兰、加拿大、 英国等。
5. 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
【答案】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商品”、“金融衍生产品”。从传统的金融工具中衍生而来的新型的金融 工具。传统的金融工具包括原生性金融商品和基础性金融工具。原生性金融商品主要包括货币、外汇、存单、债 券、股票等。基础性金融工具主要有四种形式:利率或债务工具的价格、外汇汇率、股票价格或股票价格指数及 商品期货价格。从理论上说,金融衍生工具是根据某种相关资产的预期价格变化而进行定值的金融工具。这种相 关资产可以是货币、外汇、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也可以是金融资产的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原生市场交易的利差变化的情况下,满 足人们寻求能更多获利、投机或保值的种种需求的结果。
金融衍生工具最基本的形式有四种,即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远期协议。其中金融期权主要包括 利率期权、外汇期权、股票和债券期权、股价指数期权、利率上限期权、利率下限期权、特价利率期权、互换期 权等;金融期货主要有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票和债券期货、股价指数期货、远期利率期货、汇率期货等;金 融互换包括利率互换、外汇互换、利率或外币掉期、互换期权、可换证券等;远期协议主要有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利率协议、远期股票合约等。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是:(1)杠杆性。即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可以获得较多的投资。这是金融衍生工具最显著的特点。在现金交割制度下,金融衍生工具是以原生工具的价格为基础,交易时无须缴纳相关资产的全部价值, 只要缴存一定比例的押金或保证金,便可获得相关资产的管理权;到了到期日,对已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反 向交易,并进行差价结算。在实物交割的情况下,金
融衍生工具在到期时缴付一定数额的现金,即可得到原生商品。(2)融资性。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用少量现金作为保证金来获得相关资产的经营权和管理权;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能间接促进公司计划资本的形成,也可以有利于各种证券的发行。(3)高风险性。主要存在的风险有价格 风险、运作风险、交割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4)虚拟性。它独立于现实资产运动之外,却可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
二、简答题
6. 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答案】(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且依赖于至少以下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①个体利益最大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个体利益最大化这一假设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②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等相一致的预期。理性预期理论认为,如果
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③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④自然率假说。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自然率假说实际的意义是:一个经济社会在长期中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现象。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①宏观政策的无效性,其原因在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仅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地认为一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②适应性预期错误论,其原因是人们进行预期的时候不但要根据过去的事实,还要考虑将来的变化。
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这个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卢卡斯批判”。
7. 简述2009年7月8日至9日通过的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
【答案】新资本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披露。并试图通过三大支柱的建设,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然是新资本协议的重点,该部分涉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