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01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体。

【答案】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 负变株。

【答案】负变株是指通过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在代谢产物的产量降低的突变株。

3. 遗传密码。

【答案】遗传密码是指DAN 上决定具体个氨基酸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其信息单位是密码子(核苷酸三联体)。

4.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答案】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常用于培养细菌。其主要成分为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其中的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 提供无机盐。

5. 孢子丝。

【答案】孢子丝是指由气生菌丝成熟形成,可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分生孢子的菌丝。

6. 细菌沥滤。

【答案】细菌沥滤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7. 稳定期。

【答案】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的时期,此时菌体产量达到最高。

8. 半合成培养基。

【答案】半合成培养基,又称半组合培养基,是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9. 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代谢物在被氧化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高能键转移给ADP (或GDP ), 生成ATP (或GTP )等高能分子的反应过程。

10.溶源性周期。

【答案】溶源性周期是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并不立刻进行増殖,而是将它们的遗传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当宿主细胞复制时,病毒的遗传物质指令就被复制入宿主细胞的后代中。宿主细胞可以进行很多轮的复制,然后一些环境信号或者预置的遗传信号会激活“沉睡”的病毒遗传信息。随后病毒的遗传信息就会接管宿主的各种装置,并如上述开始制造新的病毒的这一周期。

11.碱基置换。

【答案】碱基置换是指染色体的微小损伤,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12.真核生物。

【答案】真核生物是一大类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3.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

【答案】自然杀伤细胞即NK 细胞,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其细胞质中有嗜天晴颗粒,且细胞较大。

14.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答案】氨基酸异养型生物(amino acid heterotrophs )是指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微生物。

15.微好氧菌。

【答案】微好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较低氧分下(0.01~0.03巴)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二、选择题

16.营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一类( )。

A. 专性好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专性厌氧菌

D. 耐氧性厌氧菌

【答案】B

17.衣原体的哪种形式具有传染性?( )

A. 包涵体

B. 原体

C. 始体

D. 核糖体

【答案】B

18.在免疫细胞中,B 淋巴细胞成熟的部位为( )。

A. 胸腺

B. 骨髓

C. 脾脏

D. 淋巴结

【答案】B

【解析】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通过淋巴细胞分化为前B 细胞,前B 细胞在哺乳动物的骨髓或在鸟类的腔上囊中进一步分化、成熟为B 细胞。

19.在细菌的细胞壁中,有一种三聚体蛋白——孔蛋白位于( )上。

A.LPS 层

B. 脂蛋白层

C. 肤聚糖层

D. 细胞膜

【答案】A

20.有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不必用到生物被膜的,即( )。

A. 塔式生物滤池

B. 生物转盘法

C. 洒水滤床法

D. 厌氧消化法

【答案】D

21.O 抗原又被称为( )。

A. 菌毛抗原

B. 鞭毛抗原

C. 菌体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