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

A.24题

B.25题

C.26题

D.27题

【答案】D 【解析】

因为置信区间为99%,所以

因此考生可能的猜测分在9.68-30.32之间,所以其至少在27个题以上。

2. 儿童能够自发运用记忆策略,对羊与牛、作业本与教科书、苹果与草蓦的图片进行分类记忆的年龄是( )。

A.4~5岁

B.6~7岁

C.8~9岁

D.10~11岁

【答案】D

【解析】根据弗拉韦尔等人以5~11岁儿童为被试的研究,刺激物为一组图片,图片可以分为四类:动物、家具、交通工具和衣服。以归类作为策略考查不同年龄阶段被试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10~11岁儿童基本上是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的,其他年龄儿童则可、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 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 )。

A. 任性

B. 犹稼

C. 独断

D. 执拗

【答案】A

【解析】意志的品质有四个: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而与之相对的是受暗示性、优柔寡断、屈服、任性和怯懦。而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 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该研究属于( )。

A 因果研究

B. 相关研究

C 个案研究

D. 纵向研究

【答案】B

【解析】抽样调查揭示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此属于相关研究。因果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个案研究是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获得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5. 在唐德斯(F.C. Donders)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中,B 反应时代表的是( )。

A. 选择反应时

B. 辨别反应时

C. 简单反应时

D. 基线反应时

【答案】A

【解析】在唐德斯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中,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 B , C 三种反应。A 反应又称简单反应,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A 反应时即简单反应时(基线反应时); B 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的就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B 反应时即选择反应时; C 反应又称辨别反应,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要求只对一个刺激做出反应,其余刺激则不反应,C 反应时即辨别反应时。

6. 在格塞尔发展量表中,测量婴儿行为发展水平使用的指标为( )。

A. 教育商数

B. 情绪商数

C. 智力商数

D. 发展商数

【答案】D

【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A. 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经几次修订。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测试内容分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7. 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 )

A. 汉代王充

B. 南北朝范缤

C. 明代李时珍

D. 清代王清任

【答案】D

【解析】王清任是清代的一位医生,他根据自己的解剖经验,发展了“脑髓说”,认为人的感觉和记忆是脑的功能,而不是心脏的功能。

8. 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

A. 红黄绿紫

B. 红绿黄蓝

C. 紫红黄蓝

D 红紫蓝绿

【答案】A

【解析】人类感觉到的颜色按照波长排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9. 在假设检验中,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的值是( )。

A. 犯1型错误的概率

B. 犯且型错误的概率

C. 犯1型与II 型错误的概率之和

D. 犯1型与II 型错误的概率之差

【答案】A

【解析】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I 型错误,α是拒绝H 。时犯错误的概率,即犯I 型错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