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951化工原理(B)(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溶质渗透理论中的
含义是什么?已知D ,
如何表达?
【答案】溶质渗透理论中是溶质渗透时间,即每隔时间,液体发生一次完全的混合。己知D ,
2. 简述和比较萃取、吸收、精馏各自的原理,用途和特点。
【答案】(1)萃取: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多次反复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多用于提纯和分离。
(2)吸收:利用混合气体中分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成为吸收。
主要用途有:①制取产品;②分离混合气体;③气体净化等。
(3)精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 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 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的过程成为精馏。
特点是传热、传质过程同时进行。
(4)比较:①吸收和萃取一般不需要外部能量,精馏需要加热和冷凝;
②吸收和萃取都引入第三种物质,普通精馏不引入第三种物质,有些特殊精馏引入第三种物质;
③吸收一般为气液,气固,液固相间的操作,萃取多为液液相间的操作。
3. 什么叫精馏操作?举例说明精馏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精馏操作是指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 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 使得易挥发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 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 使得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的过程。
应用:产品的分离提纯。
4. 吸附分离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
【答案】(1)活性炭; (2)硅胶;
(3)活性氧化铝;
; (4)各种活性土(如漂白土、酸性白土)(5)合成沸石和天然沸石分子筛; (6)吸附树脂。
二、计算题
5. —列管冷凝器,换热管规格为
,其有效长度为3.0m 。冷却剂以0.7m/s的流
速在管内流过,其温度由20°C 升至50°C 。流量为5000kg/h、温度为75°C 的饱和有机蒸气在壳程冷凝为同温度的液体后排出,冷凝潜热为310kJ/kg
。已测得蒸气冷凝给热系数为
,冷却剂侧的对流给热系数为
,
冷却剂侧的污垢热阻可取为
密度为
,蒸气侧的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忽略不计。试计算该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并确定该换热器中换热管的总根数及管程数。已知冷却剂的比热容为2.5kJ/
。
【答案】有机蒸气冷凝放热量为
传热平均温差
又
解得所需传热面积冷却剂用量
每程换热管数由冷却剂总流量和每管中冷却剂的流量求出,即
每管程传热面积管程数为取管程数总管数为
6. 某厂用一台规格为板框压滤机(共25个框)来恒压过滤某悬浮液,
试求不考虑
经过滤52min 后,再用清水洗涤滤渣,洗涤水温度、压力与过滤时间相同,而其体积为滤液体积的8%,又已知卸渣、清理和装合等辅助时间为30min ,过滤常数过滤介质阻力时,该机的生产能力为多少滤液
【答案】(1)过滤52min 时的滤液量
(2)板框压滤机洗涤速率
洗涤时间
(3)生产能力
7. 密度为
的某液体从敞口容器通过内径为40mm 的管路进入敞口容器B ,两容器内的
液面高度恒定,管路中有一调节阀。阀前管长65m ,阀后管长25m (均包括全部阻力损失的当量长度,进口阻力损失忽略不计)。当阀门全关时,阀前后的压强表读数分别为80KPa 和40KPa 。现将调节阀开至某一开度,阀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30m ,直管摩擦系数
(1)管内流量为多少
(2)阀前后的压强表的读数为多少?
,试求两液面高度差降(3)将阀门调节至另一开度,且液面不再恒定(液面初始高度同上)至3m 时所需要的时间。(两容器内径均为5m ,假定流动系统总能量损失为
)。
试求:
图
【答案】(1)设A 液面的高度为代入数值后可求出:
设B 液面高度为
则:
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