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8教育技术学基础[专业硕士]之教育技术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2.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3.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4.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5. 流媒体技术

【答案】流媒体技术也称流式媒体技术. 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6. 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队知策略包括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7.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8. 元认知策略

【答案】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二、简答题

9. 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答案】(1)教育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②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⑤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⑥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2)技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②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③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④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⑤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⑥易维护性: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⑦合理性: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⑧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3)艺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②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③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10.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特点是: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 论坛、QQ 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11.Internet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归为几类? 有何特点?

【答案】(1)Internet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

①网上信息检索:环球信息网(Word wide web.简称WWW )是为了方便用户查询或获取Internet 中信息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

②网上信息交流:通道可以分为非实时通信和实时通信两种方式。

③网上文件下载:Internet 上链接有数量繁多的、相互独立的公共服务器,存储着各种各样的文本、图像、视频、语音信息,以及计算机程序等资源文件,他们供人们通过文件传输功能进行获得。

(2)网络信息的特点是:无限性、丰富与新颖性、广泛与无序性、廉价性。

12.为什么说信息化教学形式的应用能够推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观念乃至教与学理论的一系列变革,为创新教育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请举例说明。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即信息化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涌现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观念乃至教与学理论的一系列变革,为创新教育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原因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