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28教育技术学基础[专业硕士]之教育技术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先行组织者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 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3.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4. 活动理论

【答案】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活动是辩证统一的。

5. 远程教育

【答案】远程教育一般是指包括以下特性的教育形式:学习者与教师在地点上的分离; 实施有组织的教学项目; 应用远程传播媒体系统; 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远程教学的特点有(1)在远即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 (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

(3)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 (4)学生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 (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 (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

程是非实时的。

6. 教育传播

【答案】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7.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8. Portals

【答案】中文意思为门户。是指集成了多样化内容服务的Web 站点,又称为网络门户。现在通常认为网络门户就是网上浏览者的出发地点,人们经由这道门进入网络世界,也可以看作上网的“启动港”,上网第一站。

二、简答题

9. 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案】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强调从教学规律出发,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1)教学设计的过程:

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干什么样的结果。 ②其次要分析学习者特征——用来确定教学起点和进行因材施教。

③接下来要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媒体的选择等。

④另外教学设计工作还会延续到教学过程的结束,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形成性评价,并通过这种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策略,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现在教学过程和传统教学过程的变化:

无论是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还是现代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都要进行教学日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媒体选择等,但它们的内涵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①在“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并且重点是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内容传递的策略设计。

②现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一般不考虑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只是强调当前所学

知识的主题,该主题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的目标。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用来支持教师传递教学内容的媒体己经成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和支持环境。“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着重对学习情境、信息资源以及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

10.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管理领域所引起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答案】信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学习不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终身学习、全民学习正逐渐地成为现实,教学过程管理也从传统的以群体为主转变为以个体为主,相应的管理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1)对个别化教学模式对CMI 产生的影响;

(2)行为目标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应用所起的作用;

(3)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4)由于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CMI 的实现成为可能;

1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答案】(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分析,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概况是: ①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实际上,这与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媒体论”和“过程论”的观点相对应,而且涵盖了教育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视听媒体和系统方法,它们分别代表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合起来构成了教育技术学。

②从技术的一个发展阶段来把握教育技术发展概况

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不论技术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两方面内容。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可根据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 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

(2)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下:

①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

②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初期只重视硬件的使用,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视听媒体物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技术中的“过程论”的观点逐渐形成。这阶段的教育技术的领域既包括媒体又包括系统方法。

③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