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答案】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结构效度主要应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

(1)结构效度的确立步骤:

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 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2)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a. 可以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

b. 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

c. 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

②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a. 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

b. 也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

c. 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a. 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b. 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该方法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相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特质相关很

,则说明测量效度较高。 低)

2. 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是什么?

【答案】信度主要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各种信度系数所对应的误差来源分别简述如下:

(1)重测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

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除去主试,施测环境和被试等方面的误差,它的独特误差来源主要有:

①施测过程中所产生的遗忘和练习效应;

②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获得了学习机会。

(2)复本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

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它的误差来源有:

①不能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平衡测验;

②施测过程中产生的顺序效应和迁移效应;

③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内,被试在所测量的心理特质上获得了学习机会。

(3)分半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

分半信度是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它的误差来源是:不同的分半方法的分半信度不同,可能是由于将测验分为相平行的两半的方法不同而产生误差。

(4)同质性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

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它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克龙巴赫值还是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它只是测量信度的下界的一个估计值。即

,值大,必有测量信度高;

但值小时,却不能断定测量信度不高。它的误差来源产生于题目是否同质,这包括两个方面:

①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②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5)评分者信度系数对应的误差来源

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在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中,客观题的评分很少出现误差,但主观题的评分常常会造成误差。它的误差来源主要是多个评分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对相同答案的不同评定,这种个体差异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最大程度低依赖正规的测查程序和统计方法来减小它。

3.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内容。

4. 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有哪些优良性质?

【答案】与经典测验理论相比,项目反应理论基本上突破了经典理论的公理体系,避免了经典理论由于先天不足而产生许多限制的弱点。项目反应理论的优良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参数的跨群体不变性

项目特征曲线是被试正确作答概率对其潜在特质水平的回归曲线,统计学上已经可以证明回归线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本质关系的描写,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样本分布的影响。

(2)潜在特质量表的可选择性

量表的可选择性实际上指量表的参照点和度量单位可以任意选择而其回归函数值保持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来自不同试卷、不同被试施测的所有潜在特质参数与题目参数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项目反应理论的这一优良性质为进行测验等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3)参数设计的科学性

项目反应理论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题目难度参数b 与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定义在同一度量系统上。这一性质为选择与被试水平匹配的试题施测创造了条件。

②区分度参数与难度参数相互独立。这一性质为在任何难度水平上选择高区分度试题提供了保证。

③伪机遇参数的实证性。这使得试题筛选重实际性能而不拘于表面形式。

(4)信息函数概念的引进与信息函数的可加性

①项目反应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测验题目信息函数。项目反应理论定义测验试题的信息函数为:

②项目反应理论证明,对于一个潜在特质水平值为的被试,试题i 施测于他时,所得9值的测量标准误差为:

③可以证明试题的信息函数与试题的区分度成正比,与伪机遇水平成反比,与减b 的差的绝对值成反比。

④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说明测验题目信息函数具有可加性,累加值称为测验信息函数,

记为

同样,整个测验的测量标准误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