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学习准备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思维阻抑
【考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的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惯常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2.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考点】学习策略的实质。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3. 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谈话法
【答案】B
4. 规则是用( )来表达的。
A. 语言
B. 词和同组
C. 言语命题或句子
D. 生产式
【答案】A
5. 等腰三角形,等边份角形,直角份角形等都是份角形的( )。
A. 反例
B. 变式
C. 概括
D. 抽象
【答案】B
6. 成熟和遗传因素一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心理的发展,但它们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决定因素是( )。
A 学习
B. 环境
C. 教育
D. 环境和教育
【答案】D
7. 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了模型由加工系统、( )和期望系统组成。
A. 操作系统
B. 执行控制系统
D. 预期系统
D. 反馈系统
【答案】B
8. 马斯洛是( )心理学家,他将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二个层次、位于最高层次的是( )。
A. 人本主义,生理需要
B.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要
C. 认知,生理需要
D. 认知,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9.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分辨你、我、他、上、下、左、右等概念,这些概念一般是通过( )获得的。
A. 概念形成
B. 概念同化
C. 接受学习
D. 学校系统教学
【答案】A
10.PQ4R 法包括的环节有( )。
A. 测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B. 测览、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C. 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D. 预习、阅读、提问、思考、复述和复习
【答案】C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操作技能?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1)操作技能的含义
操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的学习既是一个身体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只是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心理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操作技能的学习既要求个体进行认知上的加工与分析,也要求实际做出协调的肢体运动反应。操作技能既不同于操作知识,也不同于心智技能。
(2)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
①动作的客观性:操作动作的对象是客观的,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如操纵各种运动器械、协调控制身体的活动等; 操作的过程是客观的,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肢体运动来逐一展示的,肢体的运动是外显的。
②动作的精确性: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精确性是操作技能的一个基本特征。
③动作的协调性:操作活动由一系列动作成分构成,各成分以整合的、互不干扰的方式和顺序运作。各个动作成分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顺序依次或同时完成,动作间衔接与配合顺畅而协调; 各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整体; 各种运动感觉和视觉协同配合,以有效地控制和操纵整个操作过程。
④动作的适应性:操作活动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条件,显不其活动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当个体面临多种变化的条件时,动作间的结合及其执行方式一方面能依然保持高度的一致和稳定,另一方面又能视各种不同的条件而作适当的调整,以最有效地完成动作,实现动作的最佳功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