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839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营养物。
【答案】营养物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在内。
2. 外毒素与内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
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内毒素是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热稳定,高剂量有毒,有弱的免疫原性,没有器官特异性。
3. 带菌状态。
【答案】带菌状态是病原体侵染宿主后,因两者都有一定优势,使病原体仅限制在某一局部且不能大量繁殖,这两者长期处于相持状态的感染。
4. 细胞骨架。
【答案】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中间丝三种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5. 外膜。
【答案】外膜,在真核细胞中是指脂双层膜中靠外部的膜,它包裹着叶绿体、线粒体或细胞核;在原核细胞则是指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外部的那层脂多糖、脂蛋白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6. 接合子。
【答案】接合子是指通过接合而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细胞。
7. 砂土保藏法。
【答案】砂土保藏法是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该法是将纯种微生物的孢子(真菌、放线菌孢子,细菌芽孢)悬液混入灭菌后的河砂和沃土中,真空干燥后
左右。
第 2 页,共 37 页 下保藏。保藏期可达年
8. 滤膜(membrane filter)。
【答案】滤膜(membrane filter)是一种坚朝且带有无数微孔的醋酸纤维膜。
二、简答题
9. 简述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
【答案】Anabaena azotica的主要特征是:
(1)菌体为丝状体,营养细胞为绿色,藻丝不扭曲。
(2)该菌有异型胞,异型胞间生,无色透明,两端有极点。
(3)厚壁孢子无色、大、两端无极点„
10.简述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答案】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1)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联系,即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可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对葡萄糖等有机底物的氧化要经过多条途径逐级脱氢明显不同;
(2)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一组分直接进入呼吸链;
(3)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低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1.试以梯度平板法来说明定向培育抗药性菌种的原理,并说明为何不能把定向培育说成是“定向变异”?
【答案】定向培育是指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将它们不断进行接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而定向变异就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让生物朝人的需要进行变异。
梯度是定向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制备琼脂表面存在药物浓度梯度的平板,在其上涂布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悬液,经培养后再从其上选取抗药性菌落等步骤,就可以定向筛选到相应抗药性突变株。
12.不产氧光合微生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能量? 简述这些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和生态分布。
【答案】(1)不产氧光合微生物主要通过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反应产生能量,具有循环式光合
磷酸化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真细菌中的光合细菌,它们都是厌氧菌,分类上被放在红螺菌目中。
(2)红螺菌目的主要科属见以下图解:
第 3 页,共 37 页
图
它们是一群典型的水生细菌,广泛分布于缺氧的深层淡水或海水中。
13.从土壤中分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方法 (注明所用培养基及其碳氮源、培养条件)。
【答案】(1)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方法:
①制作PH7.0〜7.2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蛋白胨),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细菌。
(2)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方法:
①制作pH 为7.2〜7.4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是,氮源为硝酸钾),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7〜10天,便可得到菌落硬度较大、干燥致密、且与③培养皿倒置于25〜30°
基质紧密结合、不易被针挑起的放线菌。
(3)从土壤中分离酵母菌的方法:
①制作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马铃薯),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
不透明的酵母菌。
(4)从土壤中分离霉菌的方法:
①制作pH 为自然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豆芽汁),添加80%乳酸数滴,趁热注入培养皿中,凝成平板; ②将土壤制成: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第 4 页,共 37 页
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便可得到菌落小、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的③培养皿倒置37°菌悬液,接种于上步制成的平板上; C 温箱中,培养3〜5天,便可得到菌落较大、湿润、表面光滑、较③培养皿倒置于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