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方经济学2002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浙江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编号:404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0分)
1. 纯经济租金
2. 互补品
3. 企业集中率
4. 市场不灵
5. 开放经济乘数
6. 周期性预算
二、简述题(每题10分,计40分)
1. 画图说明政府税收对产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2.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中的停业条件。
3. 画图说明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4. 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基本手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计30分)
1. 试述工资决定的基本理论。
2. 试述凯恩斯革命。
答案部分
浙江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 编号:404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30分)
1. 纯经济租金:又叫经济租金,准地租的—种特殊形式。与准地租是素质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方面所引起的一种差额收入相反,纯经济租金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由需求方面决定,而与供给无关。例如有甲、乙两类劳动生产要素,乙类优于甲类,如果甲类要求每月工资100元,乙类要求每月获得150元,从长期看,因为乙类劳动者已大量增加,社会普遍工资水平已提高到乙类工人所要求的工资水平,因此,他们每月得150元工资是正常工资,而不存在超额工资和准地租的问题。但是由于厂商对劳动需求量的增加,单靠乙类劳动者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需启用甲类工人,因为工资水平已普遍涨到150元,甲类工人当然也能得到150元,然而他们本来只要求得100元,于是得到了超过自己要求的工资50元。这50元就被认为是准地租。但是,这种准地租虽然也是由需求方面决定,而与供给无关,但它不是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结果,而是由于需求数量增加的结果,而且是在长期内存在的,所以又被称为经济地租。这种经济地租,在一定意义上类似消费者剩余,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超过他愿意接受的收入部分。
2. 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