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反假币考试基础知识题库>反假币上岗资格证书考试题库

问题:

[多选] 2014年7月1日,某金融机构的现金清分中心,工作人员李某在清分网点缴存的现金时,发现了3张10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纸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159号)和《银行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假人民币处置工作规程(试行)》的相关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李某应该立即向清分中心现场的负责人报告发现假币的情况
B . 该金融机构现金管理中心应于7月15日前将本机构清分中心发现的假币集中整理解缴到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C . 工作人员李某应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假币收缴程序收缴该3张假币并加盖“假币”戳记
D . 假币实物不加盖“假币”印章,使用专用封袋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中关于假外币和假人民币硬币的处理办法将假币封装起来,交于清分中心指定的专人保管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出现,2012年4月,许多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地方,却出现“四月飞雪”的奇观。“雪”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凝华。 凝固。 升华。 熔化。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冰的消融。 霜的形成。 雪的形成。 露珠的形成。 10月20日,一客户持一张假币到某银行网点,声称所持假币来自该网点存取款一体机,一口咬定系其10月12日在该网点存取款一体机所提取的2万元现金中夹带的,要求更换。该营业网点应如何处理()。 该网点应负有告知客户通过冠字号码查询功能判别假币是否由其付出的义务。 客户申请超过时效,该网点不予受理查询申请。 该网点一旦受理查询申请请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该网点当面告知查询人应具备的相关材料,不得无故拒绝受理查询申请。 2014年7月1日,某金融机构的现金清分中心,工作人员李某在清分网点缴存的现金时,发现了3张100元面额的假人民币纸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货金{2013}159号)和《银行金融机构现金清分中心发现假人民币处置工作规程(试行)》的相关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