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答案】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 ,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2. 空间决策支持

【答案】空间决策支持是应用空间分析的各种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以提取出隐含于空间数据中的某些事实与关系,并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直接地加以表达,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由于空间分析的手段直接融合了数据的空间定位能力,并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现势性特点。因此,其提供的决策支持将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3. 计算机网络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利用磁盘在两台微

机之间拷贝数据也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

4. GIS 的数据质量

【答案】GIS 的数据质量是指GIS 中空间数据(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可靠性,通常用空间数据的误差来度量。误差是指数据与真值的偏离。

5. 拓扑结构

【答案】拓扑结构是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 , y 坐标值)。

6.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7. DTM

【答案】DTM 即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己知x 、y 、z 的坐标点

对连续地面的一种模拟表示,或者说,DTM 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x 、y 表示该点的平面坐标,z 值可以表示高程、坡度、温度等信息。

8. GIS 互操作

【答案】GIS 互操作是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空间数据的互操作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9. 空间数据仓库

【答案】空间数据仓库是指支持管理和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随时间变化的、持久的和具有空间坐标的地理数据的集合。

10.DIME 文件

【答案】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自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日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 取代了DIME 文件。

11.地理信息流

【答案】地理信息流是指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最后到应用领域。

12.空间数据编码

【答案】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二、论述题

13. 为了完成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分析,论述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GIS 支持下的分析流程。

【答案】利用建立缓冲区、拓扑叠加和特征提取,计算一条道路拓宽改建过程中的拆迁指标。

(1)明确分析的目的和标准目的是计算由于道路拓宽而需拆迁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房产价值,道路拓宽改建的标准是:

①道路从原有的20m 拓宽至60m ;

②拓宽道路应尽量保持直线;

③部分位于拆迁区内的10层以上的建筑不拆除。

(2)准备进行分析的数据需要涉及两类信息,一类是现状道路图; 另一类为分析区域内建筑物分布图及相关信。

(3)进行空间操作

①选择拟拓宽的道路,根据拓宽半径,建立道路的缓冲区;

②将此缓冲区与建筑物层数据进行拓扑叠加,产生一幅新图,此图包括所有部分或全部位于拓宽区内的建筑物信息。

(4)进行统计分析

①对全部或部分位于拆迁区内的建筑物进行选择,凡部分落入拆迁区且楼层高于10层以上的建筑物,将其从选择组中去掉,并对道路的拓宽边界进行局部调整;

②对所有需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拆迁指标计算。

(5)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14.简述如何利用等高线数据生成三维景观。(可借助任意工具型GIS 软件描述)

【答案】借助MAPGIS6。x 软件来描述利用等高线数据生成三维景观的步骤

(1)利用“输入编辑”模块中的等高线自动赋值,对等高线文件赋子高程值;

(2)单击“处理点线”菜单下“线数据高程点提取”命令,设置好参数后,单击“确定”按钮; 既可以生成Grd 数据,也可以生成Tin 数据;

(3)单击“GRD 模型”菜单下“离散数据网格化”命令,单击对话框中的“文件换名”按钮,保存生成的Grd 数据;

(4)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二角剖分文件”命令,如左图,打开上步生成的Grd 数据“TmpGrid 。GRD ”;

(5)单击“Grd 模型”菜单下“格网立体图绘制”命令:TIN 数据:单击“Tin 模型”菜单下“快速生成三角剖发网”命令,系统提示是否保存Tin 数据,单击“是”按钮,生成的Tin 数据。

1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于2007年7月1日启动,在此次调查中,我国全面应用了3S 技术,请简述3S 技术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答案】3S 技术是土地调查的核心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对现有的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

3S 技术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1)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上地利用现状进行大范围的核查和更新,能够快速及时知道上地利用变化等信息; 能够对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更新、管理、分析。遥感影像图在外业调查中的应用:

①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开展外业调查时,可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与符合要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图件进行套合,经修正后,提取并勾划出变化信息,作为更新调查外业工作底图;

②也可参考土地详查图件将未发生变化的各种界线和属性等调查内容,依据影像直接转绘到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实地核实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