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诗歌教学现状,教学实践

  摘要


中国一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历经唐诗宋词,一直到现代新月派、朦胧派等的新诗,一路上,我们且行且歌,时而思乡怀人,时而寄情山水,时而追古讽今,时而吟咏山水。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但是,这些优美古朴的文字,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并未广泛引起学生的共鸣,其精练的艺术手法、优美的意境、动人的情感并未能够激起中学生内心学习的渴望,甚至有些学生对于诗歌(包括古典诗、词与现代诗,为方便称呼,本文统称“诗歌”)的学习出现了一种倦怠的情绪。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的出现确实值得中学老师忧虑与反思。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并未让自己真正融入到诗歌中去,对诗歌深层的东西缺乏了解,从而对诗歌缺乏兴趣,无法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诗歌的美。因此,作为老师,我们更多的要让学生真正的去了解诗歌,能够读懂诗歌语言背后的意境、美与情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诗歌产生兴趣。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挖掘诗歌,根据诗歌的内容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融入诗歌文本中去,使学生能够容易的理解诗歌,从而产生对诗歌的兴趣。只有学生产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时,他才能够真正的走进诗歌,真正在内心深切体会诗歌要表达的主旨与情感,最终实现自己与作者的心灵契合。

本文先是对诗歌情境教学理论与诗歌文本特点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论证分析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可行性。然后,文章重点分析了诗歌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将“情”与“境”的作用分别进行阐述,以使读者从宏观上把握“情境”的概念。之后,文章又就当前中学诗歌教学的一些现状做了梳理与总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针对诗歌文本特点与中学诗歌教学现状等,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情境教学的学习体会与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与实施建议,条分缕析的总结了中学诗歌情境教学的方法,并举出实际操作实例。这样,本文既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并且还提出了实际操作方法,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