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地

【答案】原是中国踏勘选定园林地域的通俗用语,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专论踏勘选定园址的《相地》一章。相地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2. 形胜

【答案】“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 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形胜的要素有三:油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哭位排水。形胜思想强调山川环境,将城市选址、建设与地理环境的观察进一步扩大到宏观的山川形势,并强调形与意的契合境界,对风水说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3. 永乐宫三清殿

【答案】永乐宫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的主体建筑,因殿内供奉二清神像而得名。它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份清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平面中减柱甚多,仅余中央三问的中柱和后内柱。檐柱有生起及侧脚,檐口及正脊都呈曲线。殿前有月台二重,踏步两侧仍保持象眼做法。殿身除前檐中央五间及后檐当心间开门外,都用实墙封闭。斗一棋六铺作,为单抄双下昂(假昂),补间铺作除尽间施一朵外,余皆两朵。殿内壁画绘360值日神,线条生动流畅,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4. 园圃

【答案】“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为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并有界定四周的范围。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意亦互通。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果蔬纳入市场交易,民间经营的园圃亦相应普遍起来,带动了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也从单纯的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的审美领域。

5. 皇家园林

【答案】“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囿、御苑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6. 石像生

【答案】石像生,陵寝园林雨道两边的建筑小品,用名贵石材雕刻的文武官员、自然界各类动物以及宗教、神仙传说中的怪兽,用来保护陵寝,具很高的观赏价值。

7. 大内御苑

【答案】“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居或离皇居很近,便于皇帝口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8. 文人园林

【答案】“文人园林”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文人雅士为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而建造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当时的文人园林规模一般都小而精,造园的手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过渡,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互相启导,互相发展,是包含着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的结果,获得了社会上的赞赏,开启了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

二、单选题

9. 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般要求在视觉中心两侧具有相同分量的构图,即称( )。这种构图给人一种稳定、安全、舒适的感觉,是建筑构图的重要法则。

A. 均衡

B. 节奏

C. 韵律

D. 意境

【答案】A

【解析】建筑表现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空白与虚实。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而且距离相等. 中外很多古代建筑、教堂、庙宇、宫殿等都以“对称”为美的基本要求. 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态,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均衡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10.《园冶》的作者是( )。

A. 李渔

B. 计成

C. 文震亨

D. 张南垣

【答案】B

【解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11.园林的全盛期是在( )。

A. 明清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商代

D. 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解析】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生成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转折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兴盛时期。明代中叶以后,北京、南京、苏州及太湖周围地区掀起私人造园的高潮。清代集历代造园艺术之大成,园林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均非前代所能比及。

12.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西安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请问那个朝代是( )。

A. 秦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答案】C

【解析】西安,古称长安。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兀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的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13.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形式是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的( )

A. 苑

B. 离宫

C. 囿

D. 院

【答案】C 。

14.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兴建宫室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 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B.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C. 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D.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